甲:但是灾难不因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2:41:4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甲:但是灾难不因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乙:最为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一个梦。  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于是,他把儿子当成了“试验品”:每当儿子睡觉时,他便守在旁边。一旦发现儿子眼珠转动,就叫醒儿子,儿子总是说做了一个梦。  医生又细细地观察他的妻子,后来又观察了邻居,都发现同样的情况。于是,他写出了论文,指出了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睡者在做梦。  他的论文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注意。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用眼珠子的转动次数、转动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1)甲文是记叙文,①它采用的记叙手法有什么特点?②它也用了议论的手法,哪些是议论的语句?在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文是议论文,但文中有不少是记叙事情,①这种叙事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有何不同?②文中议论和叙事的关系是怎样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①记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其特点是叙事具体、讲求完整,给读者以生动、鲜明的印象。如文中具体记叙庚子年和乙未年农民的生活状况,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这一段最后的几句议论:“启发了……寻找新的生活”,直接阐明了作者的观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①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以论据的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用来证明论点,以增强说服力。这种叙述一般是概括的,其语言是简练的,这与记叙文中具体、详尽的叙述不相同。   ②议论是议论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它可以评论所叙的事例。述是议的依据,议是述的归宿。述评相通,述评相联,突出中心论点。乙文叙述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发现问题,引出“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的道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