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利用反应2CO═2C+O2(△H>0,△S<0)来消除CO污染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C.由“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2SO4溶液的pH大”,可推知C比S的非金属性弱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可将混合物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网友回答
C
解析分析:A、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分析;
B、分散系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是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依据微粒直径大小分析;
C、溶液PH是离子水解呈现出酸碱性,可以退出对应酸的酸性强弱,从而进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D、稀硝酸会和铜、氧化铜反应得不到铜.
解答:A、反应2CO═2C+O2(△H>0,△S<0),△H-T△S>0,该反应是非自发反应,故A错误;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故B错误;
C、由“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2SO4溶液的pH大”,说明碳酸钠水解大于硫酸钠,硫酸酸性大于碳酸,对应碳酸和硫酸都是最高价含氧酸,能推知C比S的非金属性弱,故C正确;
D、将混合物加入稀硝酸中,Cu和CuO都能和硝酸反应,得不到铜,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分散系的本质特征、盐类水解判断酸的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的性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