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形式的思想。这个思...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44:18

 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形式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固定的,而是生长着的。研究它,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国学是学术,是思想,与汉服、祭拜、造假古董之类的“热”没有关系。国学不是既成的答案,而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拘牵、颟顸、自封、自隘是它的大敌,包容与开放才是它的品格。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出现于上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最初提倡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文化认同并不是刻意突出自己的文化特性,而是在自己身历现代性危机之后,思考我们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要向何处去。正因为未来没有预定的方向,我们才迫不得已从自己的过去中寻找给自己未来定位的坐标。毕竟路要自己走,认同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坐标,找方向,找立足点。在这种情况下,国学作为传统思想的结晶,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是自然的。今天的人们喜欢谈论“普世价值”。按照我们古人的看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似乎应该承认“普世价值”。既然是“普世价值”,就不可能某一个文化垄断了它的发明专利。各个文化传统应该都对普世价值有所贡献,中国的国学也不例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把提供了这样普世价值的国学,看作是纯粹过去的东西和地方性的东西。国学完全有理由主张它的普适性和永久性。今天提倡国学和研究国学,决不是什么文化保守主义,因为它并不是要回到不可能回到的过去,也不是像文化投机商收集文物那样把传统智慧作为古董加以炫耀和奇货可居。它也不是像一百年前一样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而是一种文化天下主义:中国人要承担自己对于地球和人类的责任。国学能否在现代世界起到它独特的作用,中国人能否在当前全球危机的情况下给人类贡献自己的智慧,取决于国学能否浴火重生。因此,今天的国学决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要开新。(摘编自张汝伦《国学与当代世界》,《文汇报》2008年6月24日) 1.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学是一种思想体系,由一个民族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逐渐形成的。B.国学属于学术范畴,它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不是某种文化复古热潮。C. 国学是不断生长发展的,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反对传统与保守,提倡包容与开放。D. 国学具有丰富的特性。因其成因,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因其发展,具有普适性和永久性。2.下列不属于提倡国学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人们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对传统学术思想的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B.因为未来没有预定的方向,迫不得已从自己的过去寻找给自己未来定位的坐标。C.按照我们古人的看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似乎应该承认“普世价值”。D.既然是“普世价值”,就不可能某一个文化垄断了它的发明专利。各个文化传统应该都对普世价值有所贡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是思想,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那种一提起国学.就认为是让现代人去啃故纸堆的想法是对国学内涵的歪曲。B.国学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与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谋而合,这也是今天提倡和研究国学的政治经济背景。C.近年来,孔子的哲学思想受到全球关注,成为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就是因为它具有“普世价值”。 D.今天,中国人要在全球危机之时承担自己对于地球和人类的责任,而提倡国学即是其承担的一种体现。 

网友回答

【答案】1.C2.C3.B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