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43:52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1.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A.仰望着高山,可以向上攀登;遵循着大路,可以向前迈进。B.仰望着高山,视线停滞;遵循着大路,举步不前。C.高山:喻道德崇高;景行(x0ng)比喻行为正大光明。D.前一个“行”:名词“大路”义;后一个“行”;动词,“前进”义;止:语助词。2.对“诸生以时习礼其家”理解正确的是[  ]A.儒生们不时以礼仪对待他家人。B.儒生们在家里经常演习礼仪。C.儒生们时时学习礼仪在他家里。D.儒生们因时令经常在他家里学习礼仪。3.“六艺”指什么?答:________4.对“当时则荣,没则已焉”的“焉”理解正确的是[  ]A.兼词,“于之”,译“在这里”。B.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C.代词,指“天下君王”。D.代词,指“孔子”。5.对该文中心思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肯定了折中主义。B.文中号召大家学习儒家思想。C.文中宣扬了孔孟之道。D.文中抒发了作者对孔子的赞美敬仰之情。

网友回答

答案:1.B;2.B;3.《诗》《书》《礼》《易》《乐》《春秋》;4.B;5.D解析:1.B;2.B;3.《诗》《书》《礼》《易》《乐》《春秋》;4.B;5.D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