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②他站立在独木桥上,...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43:45

  ①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②他站立在独木桥上,拿起竹筒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③前面的路有多长?④这峡道会不会有几千几万里,会不会直通到海底甚至通到地狱?⑤他不知道,也没有想。⑥前面的路有多险?⑦那高崖会不会劈头盖顶崩落下来?⑧那礁石会不会狼牙一样遍布江底?⑨那江水会不会中途变成直下千仞的飞瀑?⑩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前面的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会不会遇到百丈的蛟、九头的蛇?会不会遇到双睛似电、头颅如山的妖魔鬼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他自己会不会中途遇险?如果遇险,他会像一个水泡那样顷刻消散?还是会给人们留下永远的记忆?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篙一点,独木船开动了…… 1.与开头第①句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2.这段文字,有多处写到“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在层次安排上突出了一个“________”字,形成了一个后缀重复的排比句式。从而突出了这穿过三峡的第一人的“________”的“________”。3.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扣住一个“________”字,在内容上以他“也没有想”宕开数笔,结尾又回到那个“________”字上来,突出了“穿过三峡”的第一人的“________”,竹篙点出了他的历险行动开始。4.⑥⑦⑧⑨句突出的是“________”;突出的是“________”展示的是他的“________”不去考虑自己的“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第句2.“险”“明知有险,而不怕险”的“勇敢历险”精神。(不知险而决心冒险,探险的精神也对。意思对即可)。3.“想”、“想”、“生活目的”4.“险”。冥冥中的遇险。“内心世界”;“得失”。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