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综指数持续走强还看出口复苏

得益于由政策推动的估值, 外界普遍调升对中资股仍然策略性看好,市场预期政策带动的股市复苏将延续至第三季,但中期升势可能仍然受到结构性改革/担忧所限制。

高盛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基于对供需和政策的分析,该行认为内地房地产市场很大机会出现两年调整期,但全面崩溃的可能性低,并相信持续的需求以及潜在的政策放松可以帮助房地产市场软着陆。虽然看好中资股表现,但高盛下调今明两年企业每股盈利增长预测至6%及7%,以反映房地产市场下滑带来影响。

而债务情况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审计署本周表示,从2013年6月底以来,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已有所放缓。尽管如此,个别地方仍存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省本级债务借新还旧数额较大等情况。2014年,结合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地方财政收支审计,审计署跟踪审计了中央政府性债务制度建设情况,以及2013年6月底以来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变化情况。从审计情况看,财政部等部门和相关地方加强了债务统计、对账及风险分析预警等工作,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有所放缓。

不过审计署也指出,此次审计发现,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各类政府性债务管理分别由财政部不同业务司局负责,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制度也不够健全,个别地方债务举借和使用不规范。同时,省本级债务借新还旧数额较大。此外,对工商银行等八家银行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金融机构的审计结果表明,这些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但信贷投放和业务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金融创新业务不规范,有的规避信贷调控和监管。同时,违规经营问题仍较突出,违规放贷或办理票据业务、掩盖不良贷款、虚增中间业务收入、账外存放资金等财务违规等问题存在。

就流动性来看,联合国经济学专家们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年度《世界投资报告》中预测,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商直接投资即将停止增长, 经济学家还表示,流出中国的投资很可能最早于今年超过流入中国的投资。他们指出,日益自信的中国企业不断走向海外,这将为中国逾20年的投资净流入画上一个句号。

联合国贸发会议称,中国的FDI流出(即中国本土企业对海外资产的投资)在2013年首次达到1000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负责《世界投资报告》的中国经济学家詹晓宁表示,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中国投向海外的FDI不出明年就将超过流入中国的FDI。原因很简单。中国企业不仅正在发达经济体大举收购资产,而且还在将生产转移至柬埔寨、缅甸和非洲等地,以利用这些地区较低的成本和优惠贸易协定。

就外围来看,因市场对伊拉克动荡局势升级的担忧盖过了经济数据表现更加强劲的影响,并促使投资人转入避险资产。另外,美国经济要回归正值区间需要经历更陡峭的攀升。美国有史以来最恶劣的冬季之一,导致该国今年一季度GDP增速按年率计算较最初预估值低3个百分点。医疗支出数据的修订,加上中西部地区的极寒天气,导致4月份预估的0.1%的经济增速被修正为2.9%的收缩。这是全球经济衰退以来美国最为糟糕的GDP数据,但它似乎并非预示着美国经济进入新的下行通道。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极端天气造成的,美联储(Fed)和大多数私人经济学家认为,第一季度数据欠佳只是暂时的,今年内经济增速很可能再次回升。

总而言之,市场炒新热情料升温,但对未来经济表现和上市公司业绩的担忧令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股指继续呈弱势震荡格局。就板块而言,建议投资者增持传统但与地产关连度较低的行业,对增长类股票持选择性态度并聚焦于盈利能否达标。建议增持石油及天然气、医护和受惠成熟市场复苏的交通行业;减持建筑材料、汽车和电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