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是这一装置的示意图,A“B“是物AB的像.图中BO1=30cm,O1O2=20cm,O2O3=90cm.
(1)对凸透镜而言,物距和像距各是多少?
(2)在图中画出物AB的成像光路图.
(3)若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一点,像将向何方移动?
(4)说明螺纹透镜的作用.
网友回答
解:(1)因物距是物体AB到凸透镜的距离,所以依题意知物距为30cm,像距是想到凸透镜的距离,由题意可知,像距是O1B′,则O1B′=20cm+90cm=110cm.
(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分别作出A″B″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B′即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3)凸透镜向上移,相当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必减小,即A'B′下移,则A″B″左移.
(4)螺纹透镜可对光源发出的光起会聚作用,能扩大聚光面积使成像更清晰.它对光的会聚作用与平凸透镜相同,但却薄得多,轻便得多.
解析分析:(1)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解答.
(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得知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A′B′.
(3)在成实像的前提下,物体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并且是逐渐变小的;物体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并且是逐渐变大的.
(4)螺纹透镜是指很薄的大孔径凸透镜,同样对光有会聚作用.
点评:此题通过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解答本题还要投影仪中各个器件的作用及应用,因此,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是一道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