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论语珠玑》章节测试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05 16:07:04

智慧树知到《论语珠玑》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尚书》《中庸》。


答案: 错
2、 《四书集注》是由北宋朱熹编写的。


答案: 对
3、 孔子所说的好学就是天天念书,勤加温习,努力背书。


答案: 错
4、 《论语新解》是钱穆先生注解《论语》的著作。


答案: 对
5、 《论语》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 对
6、 学习经典,章句读熟很重要,这样才能随时随地拿出来用。


答案: 对
7、 人不学习,人生难得圆满。


答案: 对
8、 人生的烦恼往往大部分与专业知识无关,却与做人做事的智慧有关。


答案: 对
9、 “反者,道之动。”出自《论语》。


答案: 错
10、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中包含了成语( )。
半途而废
画地为牢
坚持不懈
自欺欺人
答案: 半途而废,画地为牢
第二章
1、 心量越大,烦恼越大。


答案: 错
2、 德的类型包括私德、小德、公德和大德。


答案: 对
3、 忠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职位。


答案: 对
4、 忠和信是走入社会时最重要的品质。


答案: 对
5、 ( )属于子书。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商君书》
答案: 《老子》,《庄子》,《韩非子》,《商君书》
6、 中国的学问是实用的学问。


答案: 对
7、 《论语》的中心思想是“仁”。


答案: 对
8、 “四勿”是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答案: 对
9、 孔子非常希望得到类似于管仲那样的平台。


答案: 对
10、 孔子赞成对人严格点,对自己宽松点。


答案: 错
第三章
1、 《论语》中所言之德行,皆源自“人性本善”之基础。


答案:对
2、 “孝”是仅仅对父母的。


答案:错
3、 忠之对象即人和事。


答案:对
4、 “忠”即“敬”,对事认真规矩。


答案:对
5、 商鞅“立木”是为了( )。
引人注目
蛊惑群众
收买人心
建立威信
答案:建立威信
6、 “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论语》。


答案:对
7、 管仲的大德、私德都修的很好。


答案:错
8、 义者,论大我,不论小我。义者,论善我,不论利我。


答案:对
9、 对别人要厚道,对自己要严格。


答案:对
10、 为了权变,可背离大道。


答案:错
第四章
1、 “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
审问之
审察之
明辨之
分辨之
答案:审问之 明辨之
2、 做学问,需要多琢磨、玩味,才能深入。


答案:对
3、 子曰:“君子怀( ),小人怀土;君子怀( ),小人怀惠。”




答案:德 刑
4、 《论语》是经过血泪印证的真实学问。


答案:对
5、 把“政”与“德”对立的做法是切合实际的。


答案:错
6、 曾子是曾点的父亲。


答案:错
7、 “夫子哂之”的“哂”是( )的意思。
微笑
大笑
假笑
苦笑
答案:大笑
8、 狂者和狷者都达不到“中行”的要求。


答案:对
9、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是为了自我的成长,而不是贩卖学问。


答案:对
10、 “中行者”的特质有三个,即:志存高远、言行相符和目标稍高于能力。


答案:对
第五章
1、 从“愿无伐善,无施劳”可以看出颜渊的志向,在忘善、忘德。


答案:对
2、 孔子听子游弹瑟,发现瑟音里充满杀伐之气。


答案:错
3、 子路比孔子年纪大。


答案:错
4、 夫子无处不学、无时不学,时时处处以弟子之位居之在学。


答案:对
5、 孔子骂子路“是故恶夫佞者”。


答案:对
6、 学习老祖宗的智慧,《论语》就是一本入门书。

错答案:对
7、 子路是一个刚强的人。


答案:对
8、 政事科弟子分别是冉有、季路。


答案:对
9、 文学科弟子分别是子游、子夏。


答案:对
10、 子羔就是“柴也愚”章里的那个愚蠢的高柴。


答案:对
第六章
1、 经典的学习需要反反复复地琢磨和玩味,味道才会出来。


答案:对
2、 《论语》不仅教我们做人,更教我们做事。


答案:对
3、 我们需要靠智慧解决问题,而不是知识。


答案:对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就是危险、危殆的意思。


答案:错
5、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答案:对
6、 学习读书、做人、做事需细微之处多体察,争议之处多思考、明辨。


答案:对
7、 人生一世,生命的意义与目的可以始终如一,但是过程可以随时机流转而作出调整。


答案:对
8、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即不知生命之意义与目的,便称不上“君子”。


答案:对
9、 圣人有其高超的一面,也有非常实际的一面。


答案:对
10、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应该为自己而学,而不是为了向外界炫耀。


答案: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