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是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怎样的政策

发布时间:2020-07-09 13:08:3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是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怎样的政策

网友回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列宁语),它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粉碎协约国的武装进攻,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1、 从措施本身来说,很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主要表现有:"在贸易国有化和工业国家化方面,在禁止地方周转方面做得过分""超过了理论上和政治上所需要的限度"(列宁语)。由于不顾条件,强令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致使不少企业减产或倒闭,1920年工业总产值下降为1917年的21%;取消一切私人贸易后,合作社和国营商业没有相应发展,影响了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正常供应;工业生产的总管理局体制造成中央与地方的不协调,出现官僚主义滋长经济效益低下现象;特别是余粮收集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偏差,征收的不仅仅是余粮,必需的口粮和饲料粮甚至种子粮都被征收,严重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有损于工农联盟。
  2、 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其特点是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中,基本上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俄共(布)在指导思想上存在急于超阶段地直接实行社会主义的空想错误。特别是到1920年底国内革命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不但没有因非常时期结束而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如余粮收集制扩大到棉花、麻类、皮革等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国有化有大中企业推广到广大小企业,进一步取缔一切私人贸易活动等等,这些措施远远超出了俄国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下降,1921年春苏俄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3、 实践证明,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一种尝试,战时共产主义无疑是失败的。

网友回答

它表现为:外交上,在一战中签订布列斯特合约,保证本国的安定;农业上,实施余粮收集制,把农民的粮食(后来把肉类等一并纳入)先留很少一部分给农民,然后其余全部收归国有;工业上,无论大小,所有企业全部由国家一并管理,废除商品流通;分配上,实施成年人劳动义务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它一方面是苏俄刚建立时面对内外敌对力量的一种临时紧急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列宁的头一次尝试,为新经济政策积累了建设经验。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