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得所得溶液的pH,如图所示.(1)N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布时间:2020-08-12 16:16:51

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得所得溶液的pH,如图所示.
(1)N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
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pH,用其他实验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华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①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②小华向少量另一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③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华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
______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有______
______.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网友回答

解:(1)曲线的起点大于7,说明为碱性溶液,所以可以判断该小组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故N是稀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①从图中可以得出a点时溶液仍为碱性,所以要得到红褐色沉淀需加入含铁离子的溶液,可以是硝酸铁,硫酸铁或氯化铁等;
②有图可知:b点时溶液恰好中和、c点时溶液为酸性,而酚酞在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所以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无色;
③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小华设计的方案是检验溶液为c处溶液,硫酸过量,所以可以判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中的溶质除了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还有过量的硫酸;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