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1:13:31

课内阅读  ①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______,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②不知怎么回事,我也偏偏在这让人高兴的瞬间发现,父亲老了。糟糕的是,父亲却没真正觉得他自己老,他仍然和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________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③三块青石板作为新台阶的基石被砌进去了。父亲________摸着其中一块的那个小凹凼惊异地说,想不到这么深了,怪不得我的烟枪已经用________了三根呢。(1)能依次填入文中“________”处的词语是[  ]A.因而 亲眼 曾 旧B.虽然 亲自 竟 还C.因此 仿佛 还 完D.但是 好像 却 烂(2)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鞭炮声中父亲的高兴样有他个性化的特点。请在第①段中用“ ”画出表现父亲个性化的喜悦样子的语句。(3)对文中加粗词语品析不当的一项是[  ]A.“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在新屋即将完工之时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可父亲“居然不敢放”,真是让“我”没想到。B.“我”“偏偏”在这让人高兴的瞬间发现父亲老了,看似与喜悦的气氛不协调,实则是作者构思巧妙之所在。C.父亲明知闪了腰,却“坚持要抬”,可见他性情倔强,自不量力。D.小凹凼变深了是雨水滴溅的结果,可父亲终年辛劳,岁月流逝竟浑然不觉,难怪他要“惊异”。(4)将第②段首句改成“这时我发现父亲老了”后置于该段结尾,好吗?为什么?(5)从以上文段中你看出文中的父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答案:(1)A(2)“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尽力把胸挺得高些”,“露出些尴尬的笑”。(3)C(4)不好。原句在段首,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紧承上文鞭炮声中的喜悦,又开启下面要写父亲不觉,仍然坚持干重活,以致力不从心闪了腰的事。若把该句置于段尾,则“糟糕的是,……”一句在段首显得太突兀,不连贯。 (5)吃苦耐劳,有韧性,质朴,厚道。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