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02:35:40

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 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 司马光《资治通鉴》)【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  (3)或请重法以禁止。  或    ▲  (4)朕当去奢省费。     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安用重法邪!【小题3】【甲】文中表达了作者“      ▲      ,      ▲      ”的政治抱负。(2分)【小题4】【乙】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3分) ▲  , ▲ , ▲ 【小题5】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             ”(用甲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网友回答

【小题1】(1)曾经;(2)归依(3)有人(4)去除【小题1】(2)怎么要用严厉的刑法呢!【小题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小题1】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小题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读全文,把握表明自己心机关键语句。【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总结能力,注意把握唐太宗的语言,,用原文回答最好。【小题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横向间的联系。仔细分析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