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伯之①书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5:56:5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与陈伯之①书丘迟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喋血于友于,张秀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场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面见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良。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木苦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注①:陈伯之本是南齐将领,后归降粱武帝,任江州刺史,天监元年(502)投降北魏。天监四年,临川王萧宏率军伐北魏,命记室(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丘迟给陈伯之写了这封劝降信,信中陈说利害,晓以大义。陈伯之见信后,率兵归降。(1)对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汉主不以为疑  疑:心病、仇恨B.主上屈法申恩  屈:改变、废除C.赞帷幄之谋  赞:赞扬、称道D.聊布往怀  布:陈说、述说(2)下列各组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假仆一二谈也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B.故知霜露之所均将军之所知C.夫迷途知反夫以慕容超之强D.何其壮也亦何可言(3)下面选自文中的句子分为四组,不属丘迟对陈伯之“动之以情”的一项是①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②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③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④将军……高台未倾,爱妾尚在⑤见故国之旗鼓……岂不怆恨。⑥北虏……恶积祸盈,理至焦烂。[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②④⑤(4)下列各句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丘迟首先对陈伯之过去与目前的境况进行了对比:过去是威风八面,现在是狼狈不堪。B.丘迟认为陈伯之投奔北魏是受了他人挑拨,迫不得已;如果归降,宅心仁厚的梁朝皇帝定会像光武和曹操那样对他网开一面的。C.丘迟用慕容超和姚泓的例子说明少数民族政权不会长久,他寄身北魏,将来不会有什么好的前途。D.丘迟特别指出,梁朝国泰民安,四方的部落都来进贡请降,北魏仅是苟延残喘,劝告陈伯之要仔细考虑。(5)翻译选文中的句子。(1)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2)将军面见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3)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网友回答

答案:1.C;2.D;3.B;4.B;解析:(1)赞:参与。句子译为“参与制定军国大计”(2)副词,多么;代词,什么。A助词,表陈述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B助词,“……的地方”;助词,“……的情况”。C都是发语词,不译。(3)②是对陈伯之投北魏原因的分析,③对陈伯之的规劝,⑥对北魏的唾骂(4)“迫不得已”的说法,与文章“直以不能内审诸己”不符(5)  (1)像(今天)这样一旦成了奔逃的俘虏,听见响箭声就腿发抖,面对北方民族的帐篷弯下膝盖,又是多么劣弱(狼狈)呀!关键字“镝”“战”“劣”  (2)单单将军厚着脸皮,贪生怕死,为少数民族的首领奔走效力,难道不悲哀吗?关键字“面见”“借”命,“驱驰”  (3)而将军现在就像鱼在沸腾的鼎中游动,燕在飘动的帷幕上筑巢,不是太糊涂了吗!关键字“惑”,注意倒置句和“不亦……乎”的句式。  参考译文:丘迟拜见(奉上书信):  陈将军近来可好,(你我能相识)真是太好了。将军的勇敢是三军第一,才干是当今最突出的,你不取燕雀的小志,仰慕鸿鹄高飞的壮志。从前(你)顺应时机,投奔了英明的君主,建立了丰功伟绩,在建国之后就被封为诸侯。(出门)坐着装饰华丽的车子,拿着梁朝颁发的旄节号令一方,多么气派豪迈!像(今天)这样一旦成了奔逃的俘虏,听见响箭声就腿发抖,面对北方民族的帐篷弯下膝盖,又是多么劣弱(狼狈)呀!  推究您背梁投魏的时候,并不是其他的原因,只是因自己本身不能反复思考,又被外人挑拨离间,糊里糊涂,狂妄作乱,才到了这步田地。我朝圣明,要求被赦者立功赎罪,(大胆)任用抛弃错误作法的人,对天下所有人都推心置腹,使一切由于顾虑而有异心的人都能稳定下来。您是了解这些情况,就不用我一一细说了。过去朱鲔作乱杀死了汉武帝的哥哥,归降之后,光武帝没有因这件事而怀恨;张绣作乱杀死了曹操心爱的儿子,归降后曹操仍能像从前那样对待他。何况将军没有犯下这些人的重罪,且对当今梁朝有过显赫的功勋,如果能迷途知返,先贤是赞许的;古代典籍也是推崇的。我主废法加恩,连吞舟之鱼(这样的罪恶深重的人)都放过了。将军的祖坟没有受到破坏,父母亲人生活安好,住宅大院依如往昔,心爱的侍妾还在家等你,你仔细想想,还有什么理由不归降呵!现在文武百官,都按品级大小,像雁群飞行一样排成整齐的行列;享受高官厚禄,参与制定军国大计,乘坐轻便的车马,竖起竹节,承担着守边的重任。大家都杀战马宣誓,要将这一切留给子孙后代,单单将军你厚着脸皮,贪生怕死,为游牧首领奔走效力,难道不悲哀吗!  就凭慕容超的强大,最后被送到东市处死;姚泓盛极一时,最后也只能在长安被缚。所以霜露分布的时候,不会润泽少数民族;周汉的天下,不允许外族生长。北魏政权窃取中原已有多年了,罪恶满盈,照理早就该灭亡了。何况北魏生出的君王昏聩奸诈,内部自相残杀,不少部落都要脱离其统治,统帅首领间互相猜疑,人心不齐。正应当把脖子系在其官邸上,把头挂在藁街上示众,而将军你现在就像鱼在沸腾的鼎中游动,燕在飘动的帷幕上筑巢,不是太糊涂了吗!  暮春三月,江南草木生长,各种鲜花开满枝头,群鸟四处纷飞。(在此,你)看见梁的军旗,听见梁军的战鼓声,感慨自己过去的岁月,抚琴登城,难道不悲怆吗!廉颇一直思念为赵国效力,吴子(为不能再为国出力而)在西河哭泣,这是人之常情,单单将军没有这种感情呵!希望早日作出妥善的打算,自己祈求多一点福祉吧。  当今皇上圣明,天下安居乐业。西边的部落进贡白环,东边的部落奉上木苦矢,南面的夜郎滇池、北边的朝鲜昌海,都改变风俗,臣服我朝,请求进贡。只有北魏野心勃勃,在沙漠边塞间掘起强大,苟延残喘。我军主帅临川殿下,品德高尚,是皇上的至亲,主持这次北伐军事行动,一路上先去洛汭慰问了被外族压迫的百姓,又将到秦中去讨伐有罪的敌人。如果你一直不改变立场,就想想我给你说的这些话吧。暂且陈述过去的这一段感情,你可要仔细想想。丘迟拜上。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