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5:56:43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题。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显:使……显耀B.孔子修旧起废      修:修理C.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死义:为正义而死D.达太王王季之思虑    达:达到(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  ]A.①故发愤且卒②且夫孝始于事亲B.①且夫孝始于事亲②扬名于后世C.①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②余甚惧焉,汝其念哉D.①余为太史而弗论载②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3)下列句子全都是司马迁作《史记》原因的-组是(  )①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②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 ③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④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 ⑤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⑥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用文中的句子回答)。(1)司马迁的父亲“发愤且卒”的表面原因和实际原因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2)司马迁的父亲对司马迁所抱的希望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3)司马迁的父亲认为不能完成使命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4)司马迁的父亲在阐述修史的重要性时列举了哪些历史时段的历史事实?其中肯定什么否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1)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译文:(2)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译文:(3)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译文:

网友回答

答案:1.B;2.D;3.A;解析:(1)修撰(2)A.将要;况且。B.从;在。C.代词,他;表示祈使语气的语气词。D.表转折的连词(4)  (1)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  (2)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3)命也夫!  (4)周公之时;幽厉之后;孔子修旧起废至今;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今汉兴,海内一统,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司马迁父亲肯定周公之时、孔子修旧起废至今;否定幽厉之后、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今汉兴海内一统而余为太史而弗论载。(5)  (1)从上古虞夏时代就曾扬显功名,掌管天官事务。后世中道衰落,今天难道要断绝在我的手里吗?  (2)周幽王、周厉王以后,王道废缺,礼乐衰颓,孔子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  (3)儿子虽然愚笨,请让我详细记述前人整理积存的史实资料,不敢稍有缺漏。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