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嫦娥三号的成功登月有什么伟大意义,嫦娥三号能否证明美国登月是慌言

发布时间:2020-07-09 14:39:41

我国嫦娥三号的成功登月有什么伟大意义,嫦娥三号能否证明美国登月是慌言

网友回答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中国朝“登月”迈出重要一步》
    箭已上弦!
    12月2日凌晨,承载了13亿国人登月梦想的“嫦娥三号”搭乘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于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中国教育在线为全国广大的中小学生整理了一些关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意义的文章,仅供参考。
    12月2日凌晨,承载了13亿国人登月梦想的“嫦娥三号”搭乘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于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嫦娥三号朝“登月”迈出重要一步。
    火箭飞行19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顺利进入近地点高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三号”奔月飞行约需112小时,在此期间将视情况进行轨道修正,预计探测器将于12月6日飞行至月球附近,实施近月制动,进入100×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
    “嫦娥三号”任务作为二期探月工程的主任务,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外天体实现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活动,是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
    据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介绍,嫦娥三号工程有三大目标,一是突破月面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深空测控通信与遥操作、深空探测运载火箭发射等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水平;二是研制月面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获得包括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器、发射场、深空测控站、地面应用等在内的功能模块,具备月面软着陆探测的基本能力;三是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形成重大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的工程方法。
    嫦娥三号任务有三项重点任务,一是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二是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三是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
    据资料统计,截至目前,不包括嫦娥三号,世界上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其中,美国59次,苏联64次,日本和中国各2次,欧空局和印度各1次,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成功率仅有51%.
    目前全世界仅美国、苏联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嫦娥三号任务若成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3个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网友回答

嫦娥三号不能证明阿波罗登月的真伪,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拍摄月面高清晰照片并不是嫦娥三号的任务,所以没有配备嫦娥二号的高分辨相机和相对较低的月球环绕轨道;其二,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的照片已经排到了阿波罗登月的遗迹,无需重复。
  
  楼主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所以也并不难解释:
  最重要的原因是,从月球返回地球,相比于从地球达到月球,所需要的能量只有后者的2%不到。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一个等引力点,飞船只要通过这个点,就可以依靠目标天体的引力完成航行。倘若还没有忘记势能公式的话,不妨自己进行一番推算,带入月球和地球的质量、半径、距离,很容易得到我开始所说的答案。因此,从月球返回,并不需要建立如同地球上那样巨大的发射架。
  其次是是一些技术问题,从地球表面发射的火箭,需要推动几千吨乃至能多的质量,然而返回舱的质量不过区区几吨。此外,阿波罗登月直接将飞船发射到距离地球38万千米外的月球环绕轨道,而从月球返回只需要发射到一两千米的高和轨道舱结合。这两项原因都可以为返回节省大量的能量。最后,返回舱的所用的燃料是热能更高的液氢,而非火箭为了解释成本和控制风险所用的燃油。
  此外,还有很多证据可以间接证明人类掌握了从月面返回的技术。除了美国之外,苏联也多次发射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表面采样后返回。没有人去质疑苏联月球探测的真伪,等于变相承认了其掌握了返回的技术。然而在空间技术更进一步的美国却做不到,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只能说是“树大多悲风”,质疑“月球24号”,微博上绝对凡人问津,然而炒作大名鼎鼎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那可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最后,可以给楼主一个感性的认知。《坎巴拉太空计划》是一款不错的太空探索的游戏。为了游戏的可玩性,将其中坎星(地球)的质量修正为现实的10%。即便如此,从月球返回所需要的能量不过从地球发射的十分之一不到。如果不愿意做冗长的理论计算,游戏模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