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3:05: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菱角有无角、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如果加上个别变异者,说不定偶然还有几个一个角和五个角的。但即使如此,“菱角家族”还应该算是最简单不过的。生物学书籍告诉我们,像蝗虫、蝴蝶……这一类昆虫,都各各有两千种左右。区别于其他的生物,它们有许多的“同”,因此它们构成一个家族,然而在“同”中它们又有许多的“异”。在不知道底细的人看来,它们都“差不多”,但是在专门研究它们的人的眼睛下,它们却原来有这么多的不同。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
是不是只有生物界有这种情形呢?不!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搞化学的人告诉我们,碳水化合物有几千种。搞物理的人告诉我们,同一种元素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有千奇百怪的形态。医生会告诉我们,人的体质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有些患“过敏症”的人喝一杯咖啡就要死要活,有些人装一肚子咖啡却仍旧可以酣然大睡。有些人牙齿不够一般人的二十八枚,个别的人却可以长出三十六枚……我的天!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原是这样无往不在的。
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立场上的聪明人并不会茫然失措。因为它们既然有一般性,那就有规律可寻。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去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了。
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论述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画线句子中的“这种情形”指代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菱角家族而至生物群类,它们有共同的特点,有同有异,同中有异。到这时作者点出“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真是水到渠成,这就是作者要说的道理,是全文的中心。文章观点的提出,是在前文充分蓄势的基础之上完成的,简洁,有力,而又自然。
2.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
3.这是文章思路的转折点,由自然界的复杂多样,转入人的认识方面。探究一个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这里提出了一个方法:掌握一般性,寻找规律,再去掌握特殊性。此处是一种正面论述,与接下来的反面论述形成对比,使道理更加明确可信。
【解析】
1.试题分析:第一段作者由“菱角家族”的特性推及“昆虫家族”的同与异,然后得出结论,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段的分析理解能力。
点评:分析论述特点要从思路分析,文章先后内容的写法,思路的变换等。
2.试题分析:此题较简单,根据第一段可以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句的分析理解能力。
点评:此类题首先要重点分析句子的前后句,找出复指代词指代的内容。
3.试题分析:此段前面是说自然界的复杂多样性,此段是说人的认识方面,是本段过渡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
点评:此类题首先要了解文段的几种作用:过渡段、总结、设置悬念等,要根据文章的前后内容加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