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光线是怎么发现的,有看不见的光吗?

发布时间:2020-07-10 22:41:23

看不见的光线是怎么发现的,有看不见的光吗?

网友回答

说起阳光,人们自然想到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的可见光。其实,仅把可见光当做阳光是不公平的,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以及γ射线,也都是阳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外线是英国天文爱好者威廉·赫歇尔发现的。赫歇尔在天文学上贡献很大,他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后来他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1800年,赫歇尔在研究太阳光谱不同波长的热辐射时,发现了红外线。他是用灵敏的温度计在可见光谱红端以外的地方发现的。他认为这里有一种看不见的光线,它的位置表明的它的频率比红光低,但波长比红光长。
  后来,用特殊的感光底片拍摄光谱,证实在红光外侧的确有光存在,并且证实这种看不见的光线和可见光遵循同样的规律。由于它的位置在红光外侧,所以叫它红外线或红外光。
  其实,红外线是太阳最热的辐射光线,所以又叫热线。红外线很容易被地面吸收,使地面温度增高,它还可以晒热作物植株,为作物提供热量。
  红外线的发现,给人们很大启迪,不久人们就提出这样的疑问题:既然红外波段有辐射存在,在阳光的紫外波段有没有辐射呢?
  1802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做了一个颇有趣味的实验,他把硝酸银放在蓝光和紫光下照射,看见分解出了黑色的金属银。
  他又把硝酸银放在紫光外“光线”下照射,结果分解得更快。这个实验证明,太阳光里的确有紫外光线存在。
  根据空间天文学家的探测,太阳紫外线分为近紫外线、中紫外线、远紫外线以及EUV线4种。这种射线在从太阳来到地面的途中,大部分被地球大气层的臭氧层吸掉了,达到地面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太阳紫外线探测都在空间进行。
  大量探测表明,在日冕和上层色球之间的过渡区域里,有很多紫外线谱线,它们是传递这个区域消息的重要使者。紫外线对研究这个层次的辐射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许多探测太阳的人造卫星,都带有紫外线探测仪器。
  X射线是看不见的太阳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1895年11月8日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伍连·康拉德·伦琴发现的。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因为发现了X射线,于1901年成为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暗室里做阴极射线管中气体放电试验。为了防止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影响,他用黑色硬纸把阴极射线管包了起来。试验中,他发现在一定距离以外,涂有铂氰酸钡荧光材料的屏上,发出微弱的荧光。
  这种现象一般人是不大重视的,可伦琴却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他对物理学的了解,他认为,穿透力有限的阴极射线是无法穿过包有硬纸的阴极射线玻璃管壁的,使荧光材料发光的物质也不可能来自别的地方。但是,使荧光材料屏发光的物质是什么呢?他当时也不知道答案。
  严肃的科学态度让伦琴对这种物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个设想:这是阴极射线撞击在阴极射线玻璃管壁上产生的一种射线。后来的实验证明了伦琴的想法。
  X射线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在电磁场中不像带电粒子那样受电磁力的作用,也不像可见光那样经过不透明物质发生偏转。它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过树木、纸张和铅片,但不能穿过厚金属片;能够穿过肌肉,但在荧光屏上却能留下骨骼的阴影。因此,伦琴用它拍下了第一张骨骼的照片。
  尽管如此,当时他对X射线的性质还了解得不多,甚至认为它同可见光没有太多区别。因此有人问他“这种射线是什么物质”的时候,他回答说:“X”。X射线的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
  太阳表面具有上百万度的高温,日冕里的物质以特殊的形式存在,根据它的温度和物质特殊存在形式,理论家早就预言太阳上有X射线存在了。但是由于这种射线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被吸收了,所以要探测太阳X射线,就必须深入地球大气层上空。这在气球、火箭和人造卫星还不能用于科学研究的时代,是无法做到的。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战败国,美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431346331国等国是战胜国。美国从德国那里获得战利品之一是V—2火箭。1946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胡尔布特领导下,利用V—2火箭把探测太阳X射线的仪器送到了高空。很遗憾,这次实验空手而回,一无所获。
  1948年8月6日,再次实验获得了成功,拍到了第一张太阳X射线照片。后来,海军研究实验室继续进行了探测。大量探测表明,太阳的确是一个很强的X射线源。它的强度随着太阳活动周期而变化。现在,经过气球、火箭和人造卫星等运载工具的大量观测得知,太阳X射线含有3种成分,它们是宁静成分(流量基本上不变)、缓变成分(流量缓慢变化)和爆发成分(在短时间内流量急剧变化),爆发成分又叫太阳X射线爆发或太阳X射线耀斑。
  从此,太阳X射线就成了研究太阳的极其重要的电磁波段了。
  知识点
  米粒组织
  米粒组织是太阳光球层上的一种日面结构。呈多角形小颗粒形状,得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米粒组织的温度比米粒间区域的温度约高300℃,因此,显得比较明亮易见。虽说它们是小颗粒,实际的直径也有1000公里——2000公里,大的则可达3000多公里。明亮的米粒组织很可能是从对流层上升到光球的热气团,不随时间变化且均匀分布,且呈现激烈的起伏运动。

网友回答

首先告诉你,答案是肯定的,有,而百且有很多。人眼睛可以见到的光度只有从红色光波知到紫色光波的这一波段内的光(并不是只有七种颜色吆)。此外红色光波道外的波段和紫色光波外的波段均不可见。大回量的射线光我们也都看答不见。等等很多。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