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是什么意思,请举例简单说明一下,悖论的意思
网友回答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所谓解悖,就是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现、纠正悖论中的逻辑错误。
例如:
一个鳄鱼偷了一个父亲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父亲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父亲。如果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就会成为所谓的“悖论”:如果鳄鱼不还儿子,那么父亲就猜对了,鳄鱼就必须把孩子还给父亲,否则鳄鱼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他,那么父亲就猜错了,鳄鱼又违背了诺言。
解悖:
鳄鱼“要做什么”是一种心理状态,鳄鱼“把孩子还给父亲”是一种行为,二者在时间上是前后衔接的两个阶段。同样,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是鳄鱼心理状态,后来“鳄鱼将儿子还给他”是鳄鱼行为。
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这种鳄鱼的心理状态和后来“鳄鱼将儿子还给他”这种鳄鱼行为之间同时存在并不矛盾——正是因为这个父亲猜对了鳄鱼的心理“不把儿子还给他”,所以鳄鱼为了履行诺言必须在行动上把儿子还给他。
在这里对称逻辑通过限定时间范围,使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对象对称。
扩展资料
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做思维方式。所有悖论都是因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悖论
网友回答
悖论具体是指:由一个被承认是真的命题为前提,设为B,进行正确知的逻辑推理后,得出一个与前提互为矛盾命题的结论非B;反之,以非B为前提,亦可推得B。那么命题B就是一个悖论。
悖论当然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的。本文不准备详谈。对于悖论,最容易误解的原因就是望文生义。看到悖论这个名词里有一个“论”字,就以为悖论的形式就是一段言论或理论;或者认为悖论是一种推论(也即推理过程);道或者把把悖论当成推理结果的结论。其实不然。至于那种自以为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的人,胡乱地把乱七八糟自相矛盾的谬论当成是逻辑学中的悖论,那就不是误解的问题了。
作为悖论,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① 悖论是一个命题。
② 是被承认作为回前提的一个真命题;答
③ 以上述真命题为前提,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
④ 结论是一个与前提互相矛盾的命题(理所当然也应该承认是一个真命题)。
如上所说,谁如果不知道悖论是一个逻辑学的名词;谁如果不知道作为悖论的的命题必须是被承认的一个真命题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