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沉船南海一号“搬家”之谜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49:5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古沉船南海一号“搬家”之谜   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一号”经历复杂而又漫长的搬家之旅后,终于在2007年行将画上句号之时,跨进了“新家”水晶宫。在此之前――2007年12月22日上午11时30分,特制沉箱中的“南海一号”缓缓脱离海面。“南海一号”发现20年,调查探摸论证6年,正式打捞近一年,现在终于成功出水。其整体打捞、水环境保护的方法,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打捞工程中最难的技术莫过于“海底穿梁”了。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30米深海底,将15米长、O.8米左右粗、5吨多重的36根底梁一一穿入沉箱底1米见方的孔内。打捞工程为“南海一号”量身定做了超大沉箱,重达530吨,长36米,宽15米,高12米。沉箱分上、下两段,下沉箱底部设计为向内收缩的斜角,方便沉箱插入海底淤泥。真正罩住“南海一号’’的是上沉箱。上、下沉箱在水底分离后,装着古沉船的上沉箱将包裹着“南海一号”出水。上沉箱的底部预留了36对孔,36根底梁要从中横穿而过,用来托住沉船。底梁在千斤顶的作用下慢慢穿过沉井。一天只能穿引一根底梁,底梁的穿引是整个打捞的关键。“海底穿梁”完成了,下一步的打捞重任就要交给被誉为亚洲第一吊的全回转起重船――“华天龙”。    12月2l日沉箱出水,之后装载沉箱的半潜驳船被两条拖船始向码头。这次古船的登陆采用了气囊拖运的方法。登陆后,气囊还有另一个妙用,就是将装着“南海一号”的沉箱移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由于气囊是软的物体.要比钢轨柔软得多,顺着气囊铺成的轨道挪动,即使有振动,也不会对沉箱内文物造成损坏。而且气囊比较灵活,可以通过充气、放气随时改变沉箱的运动方向。28日,坐着气囊“轿子”的“南海一号”缓缓步入“水晶宫”,终于在这个新房子里安家落户了。    “南海一号”脱离原有的海洋环境,到大规模发掘的有利时机,再打开沉箱使古沉船完全暴露出来。这个过程可能至少需用5至10年时间。如何对文物进行脱盐、脱水实施保护目前仍没有成熟的方案。但从科技角度来说,我国现在拥有较成熟的文物保护杖术,加上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对其他国家水下考古保护经验的借鉴,我们相信对沉船文物保护的难题会迎刃而解的。5.从原文看,对“海底穿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海底穿梁是在能见度为零的30米深海底,将36根每根15米长,0.8米左右粗,5吨多重的底梁一一穿过沉箱底一米见方的孔内的高难度技术。   B.海底穿梁是登陆过程中最难的技术,古老的沉船“南海一号”借助这一现代科技从30米深的海底走出。   C.在30米深的海底,36根底梁从上沉箱底部预留的36对孔中横穿而过,用来托住沉船,解决了整个打捞中第一个难点“起浮出水”。   D.36根底梁,一天只能穿引一根,它是用来托住沉船的,在千斤顶的作用下慢慢穿过沉井。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一号”经历复杂而又漫长的搬家之旅后,终于在2007年12月8日跨进了“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B.打捞工程为“南海一号”量身定做了重达530吨,长36米,宽15米,高12米的超大沉箱,它将包裹着“南海一号”出水。C.早在20年前就发现的“南海一号”,探摸论证,正式打捞,经历了近七年时间,终于成功出水,在世界水下考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创举。D.指挥部创新地采用了气囊拖运的方法,使古船登陆,气囊柔软、灵活,而且可以随时改变沉箱的运动方向: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海一号”从海底淤泥换到人造海水里,古船是否散架,船上的文物会不会受到损害,是中国考古界要面对的“大难题”。   B.“南海一号”从脱离原有的海洋环境到打开沉箱使古沉船完全显现,可能至少需要5至10年,这说明更科学安全的文物保护方案的出台尚需时日。  C.气囊的优越性和在“南海一号”中成功的使用经验,意味着这种拖运方法在将来的重量级文物水下打捞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D.尽管对文物的保护目前没有成熟的方案,但只要我国现在拥有比较成熟的文物保护技术,对沉船文物保护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网友回答

5.C(A原文为“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30米深海底”;B原文为“打捞工程中最难的技术莫过于‘海底穿粱’了。”;D原文为“一天只能穿一根底梁”。)6.B(包裹着“南海一号”出水的上沉箱。)7.D(前提错误。解决沉船文物保护的难题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对其他国家水下考古保护经验的借鉴。)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