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与脸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49:3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面子与脸          晓 寒①看了易中天先生的一本书《闲话中国人》,里面说到面子和人情问题,很多的观点让我折服。从此以后我知道了,面子是人情的第一要务,合起来叫“情面”。假如一个人不懂得情面,那他就是不会做人,而一个不会做人的人,大家往往骂他“不是人”。②可见,在中国,面子是多么的重要。俗话说,“人要面子树要皮”、“打人不打脸”、“男人的脸,女人的腰,和尚的木鱼你别乱敲”、“不吃馒头蒸(争)口气”。小时候,本家叔叔教给我两句话,第一句说“见了屠夫说猪,见了秀才说书”;二句说“减寿增钱”。有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往往把人家驳得张口结舌、哑口无言,便自鸣得意起来,以为自己了不得,殊不知,已经深深地把人家给得罪了,人家不找机会报复才怪。③我们经常感叹做人难,关键就在于,人情并不是亲情、爱情、友情这样的真情实感,而是假心假意做出来的,而且因人、因地、因事而异,并没有固定的套路,自然有的人会做,有的人不大会做,有的人做得一塌糊涂。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大多死要面子不要脸”,这说明,面子和脸有着本质的区别。④面子如此的重要,以至于,相互之间没有面子,就“没脸见人”。请注意,我们习惯将正确的东西称作“对”,将不正确的东西称作“错”。就是说,能坦然面对的就正确,无法面对的就只好错过了,而错过肯定是不正确的。当然有些事情本来不能面对,假如你会操作,就会变“错”为“对”。比如,一个人给你送礼,不能赤裸裸地说,“求你办事,没有办法,花了好多钱给你买了这个东西,害得我们这个月的日子都不能过了”;你也不能赤裸裸地说,“哦,这个东西我好喜欢哟,我好久就想要了,看在这个东西的面子上,这个事我就给你办了吧”。这样,弄得大家都没有面子,几乎不能做人了。一般彼此有面子的送礼套路应当是这样的,看上去仿佛是在演戏:一份薄礼,不成敬意,请你务必收下――你太客气了,我怎么能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唉,你不收下就是嫌我们不够交情了,太不给面子了――哦,那好,恭敬不如从命,下次可别这样了。⑤人情面子的第一法则是“交换”。假如某人帮了你一个大忙,你就欠了人家一个大人情。怎么办呢?必须找个机会去还他的人情,要不一辈子不安心。你看,这人情可以“欠”,必须“还”,这不是交换是什么?有时,你实在找不到机会帮人家的忙,一般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或者送他一点礼物,或者请他一顿,得本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如果实在等价不了,你也得向人家申明,“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呀”,表示你是一个识相的人,人家一般也就算了。⑥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多少得懂得人情面子的基本原理,否则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一般来说,你先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明确自己的身份,对位高者要尊敬服侍,对位低者要体面不掉价。你应该坐什么位子,介绍客人谁先谁后,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都是有讲究的。比如你要批评一个人,得先作适当的铺垫,对方才可以接受:我说张三呀,你的各方面成绩还是主要的,也做了不少事,是个好同志,就不在某某事上处理得有点不太妥当,以后是不是注意一点呢?⑦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人情面子的基本功,似乎并不完全是学来的。有的人,天生八面玲珑、巧舌如簧、善于做人,而另一些人也知道人情面子的重要性,可怎么学也学不会,有的还学个半吊子,反而更容易得罪人。15.文章第②段划线部分,作者写了小时候本家叔叔教给他的两句话,试分析这两句话的含义。(4分)答:                                                                                                                                                              16.文章第③段,作者引用的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 “脸”与“面子”有什么本质区别?(6分)答:                                                                                                                                                              17.在作者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注意哪些“面子法则”?(6分)答:                                                                                                                                                                                                                                                                                                                             18.有人说:“面子,是中国人的一个枢纽精神支柱。只要抓住了它,似乎一切问题,一切纠葛,一切郁愤,一切苦痛……,便都能迎刃而解了。”联系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面子的问题?(6分)答:                                                                                                                                                                                                                                                                                                                             

网友回答

15.第一句说“见了屠夫说猪,见了秀才说书”,就是投其所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要问到人家的弱项,让人家下不了台;(2分)第二句说“减寿增钱”,就是说,猜人家的年龄要减,猜人家东西的价钱要增,不要让人家感到心里不舒服。(2分)16.(1)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说明,中国人更注重面子上的事情,“脸”和“面子”有着本质的区别。(2分)(2)“脸”是内在的品质,是一个人实实在在的道德修养;(2分)“面子” 是外在的面具,是虚荣心。(2分)17.(1)要注意人与人交往中,说话的技巧;(2分)(2)要注意要“交换”面子,注重人情之间的往来;(2分)(3)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明确自己的身份,对位高者要尊敬服侍,对位低者要体面不掉价。(2分) 18.一方面:要正确理解“面子”,面子可以激发人上进,可以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目标,但不要因为面子伤害了自己,损害别人的利益;(3分)另一方面:所谓的面子实际上就是说个人的虚荣。要学会分清自尊心和虚荣心的界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培养自己的求实品质,做一个诚实的人,从而摈弃虚荣心理。(3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