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2004年11月,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航天中心,一个最新的、现在宇宙观测卫星中最灵敏的天文卫星“雨燕”发射升空了。“雨燕”是一颗观测宇宙伽马射线和紫外线源的天文卫星,是由美国、意大利、英国的航天部门共同开发的,耗资2.5亿美元,科学家们之所以为它取这样一个名字,是希望它像雨燕这种伶俐的小鸟一样开展观测工作。当“雨燕”一旦探测到太空中出现爆炸,它的灵敏检测器会立即转向爆炸发生的宇宙位置,并将其主检测仪器瞄准该位置以捕捉仍在持续的爆炸。尽管它观测精度比不上“哈勃”、“XXM-牛顿”等太空望远镜,但因为它装有多频谱的望远镜,可以同时观测星体,获得更有意义的信息。“雨燕”的主要任务是搜寻宇宙中能量巨大的伽马射线爆炸及爆炸后的“余光”,如X射线、无线电波及光波范围内的弱辐射。“雨燕”是第一颗专门设计用来解开伽马射线爆发之谜的卫星,这种神秘的爆发已经困扰了天文学家几十年之久。“雨燕”在一周内至少可以记录下两次这类爆炸,并在不同光谱范围内将其拍摄下来。此外,“雨燕”还会将最热门的资料信息通过电子邮箱传输到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天文观测台,地面天文学家便可以及时通过地面天文望远镜观测此类爆炸。科学家可以通过它来研究宇宙,寻找黑洞产生的原因。雨燕在太空飞翔已经两年了,它果然不负众望,在天文观察和研究中屡建战功。 2005年9月4日,地面的天文学家在得到“雨燕”发出的数据后,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观测恒星爆炸的“余光”计算出了这颗恒星的爆炸是发生在距地球130亿光年的地方。天文学家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他们是通过计算爆炸的红移值,再通过红移原理来计算恒星爆炸与地球间的距离。当一颗恒星爆炸时,它发出的波在宇宙中运动时能量会衰减,其频谱向红光方向移动,也就是向频率更低、波长更长的低能量波方向移动。红移越大,光源的距离就越远。在此之前,天文学家观测到的最远宇宙伽马射线源红移值约为4.5。迄今为止,已知宇宙中最远的一个类星体的红移值约为6.4,而这次“雨燕”探测到恒星爆炸的红移值是6.29,因此地球上看到的这颗恒星爆炸,实际发生在130亿年前。根据宇宙诞生的“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约137亿年。也就是说“雨燕”探测到的这颗恒星是一颗早已死亡的恒星,它在宇宙诞生后最多7亿年就已经“死亡”,变成了一个黑洞。这一成果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了观测恒星爆炸的新纪录,而且证明了先用“雨燕”卫星观测宇宙伽马射线源、再用地面天文望远镜详细观测的方法,足以研究宇宙中最远处的星体。(《百科知识》2006年第22期)5.从原文看,下列对“雨燕”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雨燕”是一颗观测宇宙伽马射线和紫外线源的所有宇宙观测卫星中最灵敏的天文卫星。B.“雨燕”可以同时观测星体,且观测精度堪比“哈勃”、“XXM-牛顿”等太空望远镜。C.就用来解开伽马射线爆发之谜的卫星来说,“雨燕”是专门设计出来的第一颗。D.“雨燕”会将最热门的资料信息通过电子邮箱传输到世界上最大的天文观测台,地面天文学家便可以及时通过“雨燕”观测到此类爆炸。6.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雨燕”的灵敏检测器会立即转向爆炸发生的宇宙位置,如果此时太空中出现爆炸的话。B.雨燕在太空飞翔已经两年了,它果然不负众望,寻找到了黑洞产生的原因。C.当一颗恒星爆炸时,它的频谱向红光方向移动,然后向频率更低、波长更长的低能量波方向移动,导致发出的波在宇宙中运动时能量衰减。D.“雨燕”探测到了130亿光年处的恒星爆炸,创造了观测恒星爆炸的新纪录。7.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认为用“雨燕”卫星观测宇宙伽马射线源的方法足以研究宇宙中最远处的星体。B.科学家希望通过研究这些宇宙早期爆炸能加深他们对宇宙起源和星体形成的理解。C.雨燕具有独特的能力去探测到爆炸,雨燕的探测可能改写有关天文学的理论。D.太空翱翔的“雨燕”正在揭示宇宙的奥秘,它将会为天文学的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
网友回答
5.C.(A表述绝对,不能说“所有”,只能说是“现在”;B表述错误,观测精度比不上“哈勃”、“XXM-牛顿”等太空望远镜;D曲解原意,不是及时通过“雨燕”观测,而是“及时通过地面天文望远镜”)6.D.(A“如果此时太空中出现爆炸的话”条件太大,应为“一旦探测到太空中出现爆炸”;B未然错当成已然,文中无证据说明已“寻找到了黑洞产生的原因”;C“然后”表示的承接关系应为同一关系,“导致”前后的内容顺序也颠倒)7.A.(条件不足,应是:先用“雨燕”卫星观测宇宙伽马射线源、再用地面天文望远镜详细观测的方法,足以研究宇宙中最远处的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