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是什么意思,匡衡勤学翻译

发布时间:2020-07-09 11:32:18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是什么意思,匡衡勤学翻译

网友回答

这是关于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意思是说:匡衡学习很认真,可是家境贫困,没钱买蜡烛他的邻居有蜡烛可匡衡却无法看见邻居家的光线,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这句话意思是:(大户人家的)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成就了匡衡的大学问。
  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e68a847a686964616f31333431356565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
  扩展资料
  匡衡因为讲述经典被皇帝提拔成官员,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
  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
  不久,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读书对于穷人出身的匡衡来讲真的可能是唯一的出路,否则也没机会封侯拜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匡衡

网友回答

匡衡勤学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匡衡勤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反。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1363633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很兴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终匡衡学有所成。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
  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不顾匡衡而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