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选秀与大众文化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4:57:45

红楼选秀与大众文化 肖复兴 一场因重拍电视剧《红楼梦》而进行的全民参与的选秀活动,热火朝天的拉开帷幕。举办方和参与者都热情有加,街头随机参访行人,每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红楼梦中人的向往和形象演绎准则。除《红楼梦》的魅力之外,也足见大众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此次媒体再次参与了大众文化的创造,并调动受众一起参与,才创造出了这样全民狂欢的神话。   可以说,这次红楼选秀是以前曾经红火过的超级模仿秀的延续或变种,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前模仿者的角色之间没有关系,还只是单兵作业;而今天因《红楼梦》是一部大戏,所模仿的角色便自然而然使得彼此有了联系,不仅增加了戏剧性,无形中还调动起人们童年过家家般的游戏性。和刚刚红火过的超女相比,它不需要超女年龄和唱功两项基本要求,只要有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基本把握,就行了,无论长幼男女,入门门槛很低,其娱乐性和参与性便更加强烈,更加便当,可以说超过了以往超级模仿秀或超女等任何秀场。   不管最后《红楼梦》是拍还是不拍,拍得好坏,都已经不是这场活动的主旨;不管参与者的目的是为了对生活和现实的逃避或解脱,还是一种走火入魔的满足感,或是梦想的一条成功的捷径,也都不是这场活动所要和所能够的承载。关键在于这场选秀活动,让受众看到了比电视剧《红楼梦》更好看好玩、也更真实更平民化更充满想象力的一面。这便是大众文化的力量,它以崭新的形式,让媒体与受众一起互动,创造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和嘉年华的游乐场,为单调的电视节目和枯燥的日常生活增加了色彩。   这确实是一个媒体左右社会想象,为你造白日之梦的时代。尽管这样的白日梦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明白带有一目了然的游戏色彩,但是,人们认同这种游戏色彩,并乐此不疲地参与这样的游戏,这个选秀过程,已经超出了游戏的范畴,成为了大众文化所创造的后现代一种新的文本。这个文本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原像与镜像矛盾的凸现,一方面在于现实生活和虚幻界限的模糊。前者隐现着人们内心的矛盾,后者彰显着人们梦想的渴望。一部古典的《红楼梦》,便这样和今天的人们迅速而无障碍地链接在了一起,只要你愿意参加,每个人都可以被怀疑或被认为是梦中人,你自己更可以有强烈而主观的对梦中人的认同感。一部《红楼梦》便不再是梦,而成为了生活的真实;《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不再活在艺术中或活在屏幕上面,或活在学者的权威诠释里,而可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你自己或你自己的影子或你自己的一种选择。只有这样后现代的大众文化文本,才有可能借助我国文化元典,又融入现代时尚,再调动全民的参与,为我们创造出这样的可能性,将一锅《红楼梦》的百年老汤,重新搅拌出新的味道和滚沸的热气来。   这场红楼选秀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意义,还在于那么多普通人在选秀过程中,如数家珍般对《红楼梦》书中某一个人物的认同。这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里都不会出现的现象,你能够想象在美国或在英国,能够也有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让全民一起那样熟稔并集中认同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吗?在这里,尽管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参与者的一些简单而浅薄的盲目,和对于经典《红楼梦》认知的盲点,但是,应该看到这样值得我们高兴的事实,那便是加深了大众对《红楼梦》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与作用的理解,增强了中国人对传统经典认同的文化根性的定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经典束之高阁保持完整性是没有意义的,经典被利用才有意义。经典的学术研究,可以是少数人的事业,经典为大众所拥抱,才能够焕发出青春。一部《红楼梦》,经过这样多人热情的投入,才会重新演绎并创作出《红楼梦》新本出来,重拍《红楼梦》,是值得期待的。 《解放日报》(206.11.3) 1.作者在第二段中为什么说《红楼梦》选秀的活动“超过了以往超级模仿秀或超女等任何秀场”?   答:                                                                            2.文章第四段中说《红楼梦》的选秀过程“已经超出了游戏的范畴”,理由是什么?   答:                                                                             3.通观全文,作者认为红楼选秀的全部意义有哪些?   答:                                                                             4.假如你也愿意参加这场选秀,你希望扮演哪一个角色?具体说明你的理由。语言简明条理,字数60字左右。   答:                                                                             

网友回答

1.答案:增加了戏剧性,具有游戏性;入门门槛低;增强了娱乐性和参与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语段的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时可以把这一段划分为三个层次,然后再总结就可以了。造成本题失分的原因是不能正确把握文段,或者不能用概括地语言表达。 2.答案:使原像与镜像矛盾凸现,隐现着人们内心的矛盾;使现实生活和虚幻界限模糊,彰显着人们梦想的渴望。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四段中“一方面在于原像与镜像矛盾的凸现,一方面在于现实生活与虚幻界限的模糊。前者隐现人们内心的矛盾,后者彰显着人们梦想的渴望”是我们解答此题的依据。造成本题失分的原因是不能准确地人文中筛选信息,或者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 3.答案:大众文化的让媒体和受众互动,创造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和游乐场,为电视节目和日常生活增加了色彩;加深了大众对《红楼梦》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与作用的理解,增强了中国人对传统经典认同的文化根性的定力;经典只有为大众所拥抱,才能焕发青春。   解析:本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题的思路一定从全文出发,这样从第一段至第三段筛选出第1条;从第四段、第五段中筛选出第2条,从第六段中筛选出第3条。造成本题失分的原因是不能正确把握全文内容,或者不能准确地筛选文中信息。 4.答案:略。说明:说出扮演的人物。理由:人物特点及喜欢的原因,自身的条件。   解析:造成本题失分的原因是对作品中的人物不理解,或者学生本身的文学功底,不能用准确地语言表述。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