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艺理论家布斯认为,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35:52

阅读文章,回答下题。  美国文艺理论家布斯认为,主观论是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批评(指对文学作品内容的伦理道德评价)构成的一种严重威胁。这种主观论否认文学作品自身有任何真实的价值。这种观点或是认为一切美学价值全然是主观的,文学作品的任何价值都是读者眼中的价值;或是认为即使有个别评价能超出个别人主观范围,也只是为特定文化或文化机制,通常是在权利结构的影响下所决定的,实质上仍不能说明作品本身有何真实的价值可言。  布斯反复论证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在价值,他批驳了当前流行的种种观点,即作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读者的反应和再创造。布斯承认文学作品的功能的发挥取决于作家、作品和读者的相互交流,但片面否定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他在书中提出了“潜能”这一概念,认为作品自身的内在价值构成作品潜在的能量。尽管这种潜能必须通过与读者的交流才能实现,但没有这种潜能也就不可能产生读者的反应或再创造。  主观论者否定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的一个根据是他们认为对作品的看法因人而异,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看法常常互相抵消,难以找到一个共同的客观评价值。对此,布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时候对同一作家同一作品的不同看法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相互间并不构成直接的矛盾对立。如有人提出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戏剧的贬抑,并以此作为即使对文学史上巨匠也难取得共同评价的根据。布斯指出,托尔斯泰是从一种特定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托尔斯泰在《什么是艺术》中提出两种标准,一是作品“对适合的观众的感染力”,他承认,在这方面莎士比亚的确是最强大的;另一标准,实际上是一种“大众化”的标准。“一方面,我们时代最好的艺术作品传播了促进人类团结和兄弟之谊的宗教情感(如狄更斯、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的作品);另一方面,他们致力于传播的不仅是适合于上层阶级的人们的情感,也是能使人人毫无例外地团结起来的那种情感。”以这双重标准来衡量,不少按照第一标准不失为伟大的艺术家,就第二标准来说就很危险了。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虽然莎士比亚和贝多芬的“部分”作品能服务于用基督的兄弟之谊使人们团结起来,但他们“最受推崇的”作品按照高标准来衡量就难免要受到贬抑了。姑不论托尔斯泰的这一看法的得失,显然,这种看法本身和莎士比亚戏剧成就的一致公认的评价并非直接对立,而只是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布斯认为,不少经过认真区分的评价是可以成为人们共同拥有的知识的。1.这篇文章介绍了布斯对主观论者的批评,请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分歧在什么地方。(不超过12个字)答:布斯和主观论者的分歧就在于□□□□□□□□□□□□。2.布斯提出的“潜能”这一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他提出这一概念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作答。①“潜能”在文中指的是□□□□□□□□□。②布斯提出这一概念的作用是□□□□□□□□□□□□□□□□□□□□□□□□□□□□□□□□。3.文章第三段介绍说,布斯提出,托尔斯泰贬抑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从一种特定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这“特定的角度”指的是什么?(不超过7个字)答:这“特定的角度”指的是□□□□□□□。4.文章开头介绍说,“布斯认为主观论是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批评构成的一种严重威胁”,但是下文并没有直接介绍主观论者对道德批评的看法。根据你的体会,主观论者对道德批评的看法是什么?答:主观论者认为,□□□□□□□□□□□□□□□□□□□□□□□□□。5.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布斯认为,作品的价值是客观的,与读者的反应和再创造无关。B.布斯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他们之间并不构成直接对立。C.托尔斯泰在《什么是艺术》中提出两种标准,一种是艺术标准,一种是内容标准;他认为,从艺术标准看,莎士比亚的戏剧的确是最强大的。D.托尔斯泰认为,狄更斯、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比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更大的意义。E.布斯认为,对于莎士比亚,一般人的评价和托尔斯泰的看法可以相容。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文学作品本身有无真实价值;2.①作品自身价值;②驳主观论者的“作品价值完全取决于读者的反应和再创造”的说法;3.大众化的高标准;4.文学作品自身没有任何真实价值,因此道德批评没有必要;5.DE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