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说理文究意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35:24

阅读理解  写说理文究意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说它对,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思想明确了,语言就会明确,思想混乱,语言也就会混乱。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就先下笔,那就准写不好。所以学习说理文首先就要学习思考,而还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实,再加上对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的长期训练。谈到究竟,难还是难在这个方面。  [1]____________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在多数场合[2]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是要有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了事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感情,就会字斟句酌,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一个难关。既然意思多了,问题也就复杂了。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接不上头,原来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意从何说起?哪个应该先说,哪个应该后说?主从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左了不是,右也不是。这就是难产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结果。[3]___________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失败,理不通文不顺。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要避免这最后一种情况,最好先把它放下,让头脑冷清下来,得到足够地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提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和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周全。理先于文和意在笔先的提法是片面的。 (1)文中[1]后横线处应填写恰当的一句是[  ]A.两道手续的看法是很不对的。B.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是很不对的呢?C.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D.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2)文中②处原文一共有下面5个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的想法  ②我并不打什么腹稿  ③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④一切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⑤也许经过一番组织A.②,④,⑤,①,总之,③B.①,⑤,②,③,总之,④C.②,①,⑤,③,总之,④D.①,③,⑤,④,总之,②(3)根据上下文,在[3]后横线处填写一个句子。(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D  (2)C  (3)有两种情况要避免(或:要避免两种情况)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