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者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给予彼。所以许多容貌俊美的人却一无所有,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尔帕斯(二人都是古罗马著名皇帝)、腓力普王(法国国王)、爱德华四世(英国国王)、阿尔西巴底斯(古希腊的著名美男子)、伊斯梅尔(波斯国王)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分析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个画家——阿波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才会喜欢。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举止优美文雅。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雅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貌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外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出真正的光辉。 (1)作者认为“许多容貌俊秀的人却一无所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不得超过20字)___________(2)综观全文,请概述一下“奇妙的美”的内涵(答案不得超过35字)___________(3)“机遇”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答案不得超过20字)___________(4)下面是对这篇文章五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中哪四项是正确的?[ ]A.第一段说的是美德,第二段说的是才能,第三段说的是优雅行为。前三段连成一体,对美的诸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B.第一段提出了“内在美”这个全文的论题,第二段从才能的角度对论题作了第一个论证。前两段都统一“内在美”这个着眼点上。C.第三段是对一、二段的巧妙概括,因为“优雅行为”是美德和才能的具体而生动的集中表现。D.第三段是承接第二段的意脉对“内在美”作进一步的深入阐发,是从“优雅行为”的角度对第一段提出论题的第二个论证。E.第三、四段都是淡优雅行为之美的,第四段是给第三段提出的论点补充具体论据。F.第三、四段都是淡雅行为之美的,第四段对第三段起拓展和提高作用。G.第四段把有关内在美的老人与仅具外形美的年轻人作对比论证,是前三段的概括和升华。H.第五段收束全文,提出号召:希望人们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因为他们过分追求形式美而放弃了内在美(2)一种具有优雅行为的人的内在气质和修养所显示出来的风度神韵。(3)能够创造美的千变万化的巧妙组合 (4)B D G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