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南的邓尉山,梅花盛开,独具风韵,正好填补了苏州冬景之不...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40:56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题。  姑苏城南的邓尉山,梅花盛开,独具风韵,正好填补了苏州冬景之不足。“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迎东风”。在残冬将尽的时候,我们兴致勃勃地作了一次探梅之游。(一)  出城约一小时,即进入山区。弯弯曲曲,盘旋上下;一个急转弯后,就闻到阵阵幽香。有人高兴得像小孩子似的叫了起来:“香,香,真香!”而我们的汽车也轻盈地驶进了花的海洋。车还未停稳,大家竞相推门而出。但见漫山遍野白皑皑的一片,在香丽中流溢出宁静、幽雅、温柔的气氛,“香雪十里”,好看极了。(二)  我们漫步上坡,好像坠入了云海,分不清哪是云哪是花,闪闪的银波在山冈里流光溢彩,显得奇丽无比。这里有红梅、白梅、绿梅、墨梅,形形式式,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真是千姿百态,一树一姿皆有特色。我凝视着清香衮衮,花瓣颤动的墨梅,它好像是晶莹的宝石雕成的。那寒娇冷艳的神采,令人叹为观止。我们看了又看,闻了又闻,谁都舍不得离去。难怪明人高启写下了“入山无处不花株,远近高低路不知。贪爱下风花气息,离花三尺立多时”的诗句。(三)  在万树梅花掩映的山腰,有座闻梅馆。我们步上后台,进馆小憩。一边品茶,一边动问,才知道这里远在汉朝就已栽植梅花。《光福志》上说:“邓尉山里植梅为业者,十中有七。”探梅诗中也有“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之句,可见植梅之多了。(四)  出了闻梅馆,登上梅花亭。亭前断崖上刻有“香雪海”三个道劲大字,据说是清康熙的墨迹。我们从崖石攀上高峰,翘首一看,岂是十里香雪,简直是无边无际的梅花海洋!原来山一直伸入水中,连着浩渺的太湖;雪浪飞溅,云气蒸腾,与香雪海浑同一色,很难分清是湖浪卷白,还是梅海扬波,真是好一幅神气的画卷呀。(五)  下得山来,重入一株株梅花组成的画廊,曲径生幽,清香留步。这里的梅花更为茂盛。一阵风过,花瓣像白蝴蝶一样漫天飞舞。落了我们一身,可谁也没有去扑掸,只顾观赏。看着看着,我眼前出现了幻景,但见满天飞雪,朔风怒号,梅花屹立在崖上,益发显得冰清玉洁。同时隐约传来吟诵声:“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啊,这不是陈毅同志的《红梅》诗吗?谁说暗香疏影的梅花是孤傲之物?她明明顶风斗雪,充满坚定不移的精神;别看她淡装素裹,心里却是如火如荼。这是一种奇特的火,能给人以振奋,以美。此时,我已沉浸在一幅意境更深、内涵更远的图画中。  1.第(二)、(三)、(五)节描绘了三幅画面。试参照例题,概括出其他两节所写景物的重点。例:节(三)所写景物的重点是:梅姿万千(“梅姿万千”是用文中的词语略加调整组织而成的)。①节(二)所写景物的重点是:________。②节(五)所写景物的重点是:________。2.节(四)引用《光福志》中的话意在说明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3.“我眼前出现的幻景”中的“幻景”是指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4.“意境更深,内涵更远的图画”是指________图画。(不超过16个字)5.下面对本文基本写法和主旨的分析较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按时空顺序记述见闻,礼赞邓尉山之梅是一幅神奇的画卷。B.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按时空顺序描写邓尉山幽香阵阵、百态千姿的景物,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C.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借梅抒情,赞扬了像梅一样顶风斗雪、坚定不移的人品。D.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赞美了像梅一样冰清玉洁的人品。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①梅香十里(要有“香”字)②梅花如海(要有“如海”的意思)  2.邓尉山里植梅之多(“十中之七”表明植梅的人多,后面有“可见植梅之多了”。)  3.屹立崖上的梅花在满天风雪中更显得冰清玉洁。  4.淡装素裹的梅坚定不移地顶风斗雪(原文中用“同时……”标出前后两层意思,一是“幻景”,一是意境更深、内涵更远的“图画”。)  5.C(本文借写梅以抒情,全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D项未说出“意境更深、内涵更远的图画”之意;A项除“时空顺序”不当外,也未说出主旨;B项太泛。)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