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1~4题。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6:03:56

完成1~4题。 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 有人说,鲁迅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 当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哪一种制度哪一个阶级哪一派文化现象,而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的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玩起了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这样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见,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旧式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外,其他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 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但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的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60年过去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完成,毒化民族灵魂的阿Q精神仍在蔓延滋生。虽然舞台的阿Q已经被喜剧家们变成形象猥琐的小丑,在青年观众的嘲笑声中退场了,生活中的阿Q却西装革履地作为弄潮儿。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美酒加咖啡”不再具有亡国意味的时代里,玩物并不可怕,尚古也可尊敬,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做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 鲁迅,不应该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注】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力主平和冲谈,恬静闲适,以致思想日趋消极。抗战时期曾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 1.第二段“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里的“前事”“后事”分别指什么? 2.第四段提到的“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作者认为,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支持作者这一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什么?(可摘录原文,也可自己概括回答,分条列出) 4.第五段中作者说:“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请选出作者对周作人态度表述正确的项(  ) A.持不完全否定态度。 B.“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是无可厚非的。 C.其任伪职、当汉奸是不可饶恕的。 D.他的作品是出于传统士大夫心态对文学的玩弄,青年人不要被迷惑。 E.“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是反语。  

网友回答

1. 参考答案:“前事”指周作人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后事”指周作人在抗战期间曾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 2. 参考答案:即今日的阿Q精神,自卑自负又自慰的精神;或暴发户气息和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或不自信、不自尊、不具生活活力和创造精神。 3. 参考答案:①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的重铸者;②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受鲁迅拷问,因此他对民族的某些劣根性作了深刻的批判;③我国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没有完成,毒害民族灵魂的阿Q精神在蔓延滋生。 4. 答案:AC 1.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解说,这里的“前事”指的是周作人早年的事情,“后事”指的是周作人后期不光彩的一面。据此分析即可。 2.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解答这个问题,要紧扣下文的例子,如德国民族的劣根性是怎样改变的、我们民族中的奴性等。 3. 思路解析: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发现,文章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鲁迅在新文化中的地位;第二部分论述现在的知识分子应该向鲁迅一样,担任起改造民族的责任;第三部分,我们民众的劣根性仍在蔓延。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4. 思路解析:B项“无可厚非”说法错误,D项在文中没有依据,E项“反语”说法错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