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静朱光潜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6:03: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 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别样的趣味。 B.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境遇与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C.具有比一般人更强的创造力与感受力的人,往往能感人所不能感,是快活的人。 D.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不能领略趣味造成的。 E.有修养的人具备在“静”中领略趣味的能力,而世间万物的沉寂更能让人心“静”。 2.根据文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形态各异的石块,有人认为宜于装饰环境,有人认为只能做石料,是因为人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B.《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能从落花中感慨凄凉的身世,葬花吟唱,是因为她有比别人高一筹的感受力。 C.“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在风雨中潇洒地漫步,是因为他能做到宠辱皆忘,心怀一颗空灵的心。 D.不少都市人生活忙碌,仍有闲情逸致来舞文弄墨,是因为他们能偶然抛开一切,寻求一片悠然的空间。 3.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CD 解析:A项,将“感受”与“领略”两概念对等,原文“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B项,“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并不能说“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E项,世间万物是永远不会沉寂的,是人的“心的空灵”让世间万物沉寂。 2.A 解析:A项,根据文章,不是因为认识事物的角度的不同,而是天资与境遇有不同造成的。B项,根据文章第二段对人的感受力的解释可得。C项,根据文章第四段“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可得。D项,由“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可得。 3.①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②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③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 4.根据文意,“静趣”应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 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并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