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6:03:3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   公姓陈氏,自颍川来,讳京。(大历元年)举进士,为太子正字、成阳尉、太常博士、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德宗登遐①,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室。无子。   大历中,公始来京师,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惊以相视曰:“子云之徒也。”常以兄之子妻公,由是名闻。游太原,太原尹喜曰:“重客至矣。”授馆致饩,厚以泉布献焉。公曰:“非是为也,某尝为《北都赋》未就,愿即而就焉。其宫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闬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欲之所安,王业之所兴,苟得闻而睹之足矣。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吾不能,敢辞。”遂逆大河,逾北山,仿佯而归。《赋》成,果传天下。为咸阳尉,留府廷,主文章,决大事。   泾人作难,公徒行以出,奔问官守。段忠烈之死,上议罢朝七日②。宰相曰:“不可,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公进曰:“是非宰相之言。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上用之。   巡狩所至,上行罪己之道焉,曰:“凡我执事之臣,无所任罪。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将复前之为相者。公曰:“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③焉,德至厚也,而为相者复,是无以大警于后,且示天下。”率其党争之。上变于色,在列者成凶而退。公大呼曰:“赵需等勿退!”遂进而尽其辞焉。不果复。 初礼部试士,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及公则否,卓然有有司之道,不可犯也。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说,纪事朴实,不苟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   注:①登遐:特指帝王之死。 ②建中四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犯京师。戊申,德宗幸奉天。庚戌,朱此杀司农卿段秀实。 ③引慝:承认罪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馆致饩            饩:食物   B.愿即而就焉           就:完成   C.遂逆大河,逾北山        逾:越过   D.将复前之为相者         复: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非是为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在列者咸凶而退        渔父莞尔而笑   C.厚以泉布献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常以兄之子妻公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  )    A.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焉   B.常以兄之子妻公   C.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   D.上行罪己之道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德宗大历年间,陈京来到京师,中书舍人常衮、舍人杨炎读了他的文章后,惊讶地赞叹说:“是子云的徒弟。”常衮因此把哥哥孩子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   B.陈京曾经游太原,太原百姓非常高兴,他们对他进行了丰厚的馈赠。陈京表示,他不是为这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完成《北都赋》,因此没有接受礼物。而他的《北都赋》写成后,果然天下传扬。   C.忠烈公段秀实牺牲,皇上建议罢朝七天,宰相坚决反对。陈京严厉驳斥了宰相的说法,高度肯定了皇上的做法。最后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D.陈京写有文章若干卷,其功力深厚,不同时俗。他的文章中多处指出了《尚书》《尔雅》中的错误。其文因记事朴实,不随便取悦于人,而得以世上流传。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       (2) 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        

网友回答

1.D。恢复。 2.B。(A为:介词,表目的,为了;句末语气词,呢。B而:均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C焉:代词,他;句末语气词。D以:介词,把,表目的关系的连词,来。) 3.A。(A惠,一般名词,恩惠。无活用。B妻:名词用作动词,做妻子。C安: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安定,D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4.C。(A常衮不是把哥哥孩子的女儿许配给陈京做妻子,而是把哥哥的女儿许配给陈京做妻子。B不是太原百姓非常高兴,进而对陈京进行了丰厚的馈赠,而是太原尹。D原文是说陈京的文章中多遵从《尚书》《尔雅》的观点。) 5.   (1)如果说接受大的好处,(就似乎是)因为这利益而来,就完全不是先前的志愿了。   (2)天子表彰大的节操,哀悼大臣,这是天下安定的原因,况且情况特别呢?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