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鼎少通侻,博涉经史,明阴阳逆刺,...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6:03:2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鼎少通侻,博涉经史,明阴阳逆刺,尤善相术。仕梁,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遭父忧,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礼,殆将灭性。服阕,为邵陵王主簿。侯景之乱,鼎兄昂卒于京城,鼎负尸出,寄于中兴寺。求棺无所得,鼎哀愤恸哭,忽见江中有物,流至鼎所,鼎切异之。往见,乃新棺也,因以充殓。元帝闻之,以为精诚所感。侯景平,司徒王僧辩以为户曹属,历太尉掾、中书侍郎。 陈武帝在南徐州,鼎望气知其当王,遂寄孥焉。因谓陈武帝曰:“明年有大臣诛死,后四岁,梁其代终,天之历数当归舜后。昔周灭殷氏,封妫满于宛丘,其裔子孙因为陈氏。仆观明公天纵神武,继绝统者,无乃是乎!”武帝阴有图僧辩意,闻其言,大喜,因而定策。及受禅,拜黄门侍郎,俄迁贞威将军,转廷尉卿。至德初,鼎尽质货田宅,寓居僧寺。友人大匠卿毛彪问其故,答曰:“江东王气尽于此矣。吾与尔当葬长安。期运将及,故破产耳。” 初,鼎之聘周也,尝与高祖相遇,鼎谓高祖曰:“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公相不可言,愿深自爱。”及陈平,上驰召之,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上每与公王宴赏,鼎恒预焉。高祖尝从容谓之曰:“韦世康与公相去远近?”鼎对曰:“臣宗族分派,南北孤绝,自生以来,未尝访问。”帝曰:“公百世卿族,何得尔也。”乃命官给酒肴,遣世康与鼎还杜陵,乐饮十余日。鼎乃考校昭穆,自楚太傅孟以下二十余世,作《韦氏谱》七卷。时兰陵公主寡,上为之求夫,选亲卫柳述及萧玚等以示于鼎。鼎曰:“玚当封侯,而无贵妻之相,述亦通显,而守位不终。”上曰:“位由我耳。”遂以主降述。上又问鼎:“诸儿谁得嗣?”答曰:“至尊、皇后所最爱者,即当与之,非臣敢预知也。”上笑曰:“不肯显言乎?” 开皇十二年,除光州刺史,以仁义教导,务弘清静。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常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徒党谋议逗留,其人惊惧,即自首伏。又有人客游,通主家之妾,及其还去,妾盗珍物,于夜亡,寻于草中为人所杀。主家知客与妾通,因告客杀之。县司鞫问,具得奸状,因断客死。狱成,上于鼎,鼎览之曰:“此客实奸,而杀非也。乃某寺僧讠玄妾盗物,令奴杀之,赃在某处。”即放此客,遣掩僧,并获赃物。自是部内肃然不言,咸称其有神,道无拾遗。寻追入京,以年老多病,累加优赐。顷之,卒,年七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鼎少通侻       少:年少(时) B.拜黄门侍郎 拜:授予官职 C.老夫当委质 质:通“絷”,礼物 D.妾盗珍物,于夜亡 亡:死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韦鼎“善相术、知兴衰”的一组是 ①仆观明公天纵神武,继绝统者,无乃是乎 ②江东王气尽于此矣。吾与尔当葬长安。期运将及,故破产耳 ③上每与公王宴赏,鼎恒预焉 ④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 ⑤至尊、皇后所最爱者,即当与之,非臣敢预知也 ⑥此客实奸,而杀非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鼎的哥哥在侯景之乱中死于京城,他将尸体背出来,因没办法找到棺材而痛哭,元帝为其诚所感,送他一口新棺材。 B.韦鼎善相术,能知兴衰。梁朝将亡而陈朝将兴时,他以其术获得陈武帝的欢心;而当陈朝将亡时,他又能早做准备,以避祸患。 C.在周做官时,韦鼎曾与隋高祖(文帝)相遇。隋朝建立后,他受文帝赏识,但对文帝提出的问题有所言亦有所不言。 D.韦鼎任光州刺史时,他用仁德礼仪教育人,惩治恶人,明断冤狱,将光州治理得路不拾遗,这表明他有治世之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帝阴有图僧辩意,闻其言,大喜,因而定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宗族分派,南北孤绝,自生以来,未尝访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是部内肃然不言,咸称其有神,道无拾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D(亡:逃走) 2.D(D均为表判断的词,“是”。A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不译;B“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与“为”一起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C介词,“和”/动词,“给”) 3.D(③言其受赏识;⑤言其巧于言辞;⑥言其明断诉讼) 4.A(新棺材并非元帝送他的,而是从水上漂来的) 5.(1)武帝暗中有图谋僧辩的想法,听了他的话,很高兴,因而商定了计划。(“阴”、“图”、“因”)  (2)我们宗族分派,南北各自独立隔绝,从我出生以来,不曾探寻询问。(“臣”、“孤绝”、“生”、“未尝”)  (3)从此,辖境内安定平静不喧闹,都说他有神仙帮助,辖区内路不拾遗。(“部内”、“有神”及补充“道无拾遗”的主语“辖区”) 参考译文: 韦鼎,字超盛,是京兆杜陵人。韦鼎年少时放达不拘小节,广泛涉猎经史,通晓阴阳能预知福祸,尤其擅长面相学。出仕梁代,从家里被征召出来,任湘东王的法曹参军。为父亲守丧,五天水米未沾,哀伤过度超过了通常的礼节,几乎要死去。守丧完毕,出任邵陵王主簿。侯景作乱时,韦鼎的哥哥韦昂死在城中,韦鼎背着尸体出去,放在中兴寺。没办法找到棺材,韦鼎悲哀愤懑地痛哭,忽然发现江中有东西,漂到韦鼎所在的地方,韦鼎深感奇怪。前去一看,竟然是新棺材,因而用来充当入殓的用具。元帝听说这件事,认为这是被他的精诚感动。侯景之乱平定,司徒王僧辩让他做户曹属,历任太尉掾、中书侍郎。 陈武帝在南徐州,韦鼎看气色知道他能称王,于是把子女寄托在他那里。趁机对陈武帝说:“明年有大臣被杀死,之后四年,梁朝将亡,天下按照天数将归属舜的后裔。昔日周朝灭亡殷朝,分封妫满于宛丘,他的后代子孙于是成了陈氏。我看您天生英明神武,继承道统的人,大概就在这里吧!”武帝暗中有图谋僧辩的想法,听了他的话,很高兴,因而商定了计划。等到武帝接受了禅让,韦鼎被授予黄门侍郎,不久又升任贞威将军,改任廷尉卿。至德初年,韦鼎全部抵押货物田地住宅,寄居在佛庙里。友人大匠卿毛彪询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江东的王气在这里要结束了。我和你将安葬在长安。预定的运数将到,所以就破产罢了。” 当初,韦鼎受聘于周代,曾经与高祖相遇,韦鼎对高祖说:“观察您的容貌,本来就不是平常人,而且明察深远,也不是众贤士所能达到的。不久必然会大富贵,大富贵后天下就会统一,明年的今天,我会来献礼效劳。您的相貌不可说,希望您珍重自爱。”等到陈朝被平定,皇上派人飞车召请他,任命他为上仪同三司,待遇非常优厚。皇上每次设宴犒赏王公,韦鼎总是参与其中。高祖曾很随意地问他道:“韦世康与你相距远近?”韦鼎回答:“我们宗族分派,南北各自独立隔绝,从我出生以来,不曾探寻询问。”皇上说:“您是百代的公卿,怎么能这样。”就命令官府提供酒菜,派遣韦世康与韦鼎到杜陵,设乐宴饮十几天。韦鼎于是考察校订宗庙顺序,从楚太傅韦孟以下二十多代,写了七卷《韦氏谱》。当时兰陵公主守寡,皇上替她找丈夫,挑选了侍卫柳述和萧玚等人来给韦鼎看。韦鼎说:“萧玚肯定会封侯,却没有让妻子尊贵的相貌,柳述也会通达显耀,但最终却不能保住自己的职位。”皇上说:“职位是由我决定的。”于是将公主下嫁给柳述。皇上又问他:“我的几个儿子谁能继位?”他回答:“皇上、皇后最喜爱的人,就应当传给他,不是我敢预知的。”皇上笑道:“不肯明白地说出来吗?” 开皇十二年,任光州刺史,用仁德礼仪教育人,力求光大清净的品行。州中有土豪,外表很守规矩,暗地里却不守规矩,常常做些寇盗之事。韦鼎在集会时对他说:“你是有身份的人,为什么做强盗?”于是就逐条陈述他的徒党暗地里谋划的不轨之事,这个人惊怕,立即自首坦白。又有人外出作客游玩,与主人家的小妾私通,等到那人回家,小妾盗窃了珍贵物品,在夜里逃走,不久被人杀死在草丛中。主人知道客人与小妾私通,于是告发客人杀了她。县里有关部门审问,全部获得了他们私通的证据,于是判客人死刑。官司办成,上报给韦鼎,韦鼎看完卷宗说:“这个客人确实与妾私通,却没有杀人。是某个庙中的僧人引诱小妾盗窃,让奴仆杀了她,赃物放在某个地方。”立即释放了这个客人,派人捉拿那个僧人,找到全部赃物。从此,辖境内安定平静不喧闹,都说他有神仙帮助,辖区内路不拾遗。不久,被征召进京城,因为年老多病,朝廷多次给他优厚的赏赐。不久,去世,年龄七十九岁。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