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寺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33:27

请阅读和赏析袁中道《卧佛寺》①,完成1~4题卧佛寺②  香山跨山踞岩,以山胜者也;碧云以泉胜者也。折而北为卧佛,峰转凹③,不闻泉声,然门有老柏百许森立,寒威逼人。  至殿前,有老树二株,大可百围,铁干鏐枝④,碧叶虬结,纡羲回月⑤。屯风宿雾,霜皮突兀,千瘿万螺⑥,怒根出土,磊块诘曲⑦,叩之丁丁作石声。殿墀周遭数百丈,数百年以来不见日月。石墀整洁不容唾⑧。寺较古,游者不至,长日静寂,若盛夏宴坐其下,凛然想衣裘矣。询树名,或云娑罗树。其叶若蔌⑨。予乃折一枝袖之,俟入城以问黄平倩,必可识也。  卧佛盖以树胜者也。夫山刹当以老树怪石为胜,得其一者皆可居,不在整丽⑩。三刹之中,野人宁居卧佛焉。  注:①本文选自袁中道《珂雪斋集选·西山小记》。所谓西山,乃北京西郊南北走向的众山总称。许多游览胜地,如八大处、香山、碧云寺、檀柘(zh8)寺、卧佛寺等都在这一带。  袁中道,即课文《虎丘记》的作者袁宏道之三弟。弟兄三人(大哥袁宗道)均以文学见长,明时号称“公安(湖北公安)三袁”。  ②卧佛寺:在北京市西郊,颐和园西北。寺内有铜质卧佛一尊,长3丈余,乃元朝所铸。  ③峰转凹(1o):山势缩进去形成一块较开阔的山谷。  ④铁干鏐(li*)枝:比喻老树干枝的遒劲有力。  ⑤纡(y&)羲回月:形容老树枝繁叶茂,遮挡。  ⑥千瘿(y!ng)万螺:指老树干上长有无数树瘤。  ⑦磊块诘曲:裸露的树根,不平又不直。  ⑧石墀(ch0)整洁不容唾:大殿的台阶等处十分整洁,使人不忍心将它弄脏。  ⑨其叶若蔌(s)):形容娑(su#)罗树的叶像一种野菜。  ⑩不在整丽:山寺可居与否,不在于其建筑是否精致。1.写卧佛寺,作者的目光未聚焦在“卧佛”,而是聚焦在殿前的“老树二株”。请以原文作答(4分)(1)写树之高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树①皮:________,________②干枝:________③叶:________④根:________,________2.作者以什么顺序,又如何描绘卧佛寺的环境,以及自己的感受?(7分)(1)环境描写的顺序为:由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2)具体语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的感受可概括为3点,它们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组句子均选自《卧佛寺)与课文《虎丘记》,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            [  ]B.C.D.4.下列各句中的“者”,从句式的角度,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碧云以泉胜者也                  [  ]   A.香山……以山胜者也B.卧佛盖以树胜者也C.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1)大可百围,纤羲回月,屯风宿雾;  (2)①皮:霜皮突兀,千瘿万螺;  ②干:铁干鏐枝;  ③叶:碧叶虬结;  ④根:怒根出土,磊块诘曲。  2.(1)由大→小,由远→近。  (2)香山跨山踞岩→折而北为卧佛→峰转凹→老柏百许→殿前二老树→殿墀。  (3)①寒威逼人,石墀整不容唾;  ②长日静寂,若盛夏复坐其下,凛然想衣裘矣;  ③山刹当以老树怪石为胜,不在整丽,宁居卧佛。  3.C。本项,“可”——大约。A中,识①——sh0识别;识②——zh
记着。B中,北①——动词向北延伸;北②——名词,北面。D中,以①——凭借;以②——因为。  4.C。例句与A、B、D均为判断句;C为陈述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