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其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1.将上面文字分为两层,应从什么地方划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是祭奠十二郎的,为什么在上面文字中写入抚养十二郎的儿子成人,抚养其女儿,“待其嫁”等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面文字说“汝殁吾不知日”,这句话与前文何处相照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说到“不孝不慈”指什么内容?答:“不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面这段文字是用第几人称写的?为什么要用这种人称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自今已往”一句前面 2.为的是告慰死者,使死者安心,这正体现出作者与十二郎的深厚感情。同时能为死者做一些事情,也是为了弥补上面所提到的“吾行负神明”这一过失,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 3.与第一段“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相照应。 4.不孝:韩愈一家“两世一身”,其兄早逝,而自己没有照顾好其兄之子。不慈:对十二郎这一晚辈,没有尽到做长辈的责任。 5.用第二人称。这样写便于直接抒发感情,能够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