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一、文中画横线的词语,其意义古今相同的一处是:________二、文中有三个通假字,找出来解释其含义。________三、对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则必餍酒肉而后反②同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③不足,又顾而之他④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 ]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相同B.①与③相同 ②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D.①与③相同 ②与④不同四、文中“齐人”是怎样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翻译下列句子1.吾将良人之所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⑨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归纳文中的通假字。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________(2)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3)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4)无或乎王之不智也________(5)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七、“虽与之俱学”中的“之”指代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中“是”指代________八、翻译句子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文中弈秋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一、富贵 二、“反”通“返”,回家;“蚤”通“早”;“施”通“迤”,文中指暗中跟踪。 三、B 四、“齐人”是当时社会里一个为追求“富贵利达”而不择手段的无耻之徒。 五、1.我要暗中看看他到底去什么地方。 2.丈夫,是我们指望依靠过一辈子的人。 3.丈夫一点也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妻妾面前大耍威风。 六、1.“无”通“勿”,不要。“或”通“惑”,对……感到奇怪。“暴”通“曝”,晒。“为”通“谓”,认为。 2.(1)即使;(2)假如;(3)拿;(4)明智;(5)智力 七、之:专学致志求学之人。 是:学习上心有旁骛之人。 八、1.即使是世上最容易生发的植物,让它晒一天太阳,再冻几天,那就没有能够活下去的。 2.如今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九、说明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一心二用,心有旁骛是做不成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