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人物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33:14

阅读课文智取生辰纲,回答问题。1.分析人物(共13分)(1)下面的文字叙述,各表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征,请在括弧中加以概括。①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侯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那虞侯道:“……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侯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2分)(  )②一行十五人奔上冈子来。歇下担仗,那十一人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什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下喘气。看杨志打那军健,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2分)(  )(2)结合课文智取生辰纲,试简明分析杨志精明干练,处处防范,为什么最终还是没有保住生辰纲?(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课文智取生辰纲从哪些方面写了吴用等人的聪明才智?(6分)答:第一方面:吴用等人针对杨志________的心理,故意装得神秘地躲在松林里探头探脑,使杨志越发生疑,但交谈中却又装得胆小怕事,且又“脱得赤条条的”一无恶意歹心,使杨志观其行听其言反而由________而________,释疑的过程正是诱敌上钩的第一步。第二方面:白胜挑酒上冈,目的是要________,但杨志________,直到吴用等人当众喝了一桶,且又在另一桶中________之后,白胜仍是坚决不卖,这才使精细过人的杨志也被这________的策略蒙住了。2.关于故事情节(6分)(1)小说从不同角度反复描写天气的炎热,对情节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智取生辰纲结尾补叙了什么内容?使小说情节具有什么特点?答:补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分)卖酒汉子挑着担桶上冈、下冈时,口中都唱着山歌,为什么只在上冈时写出了山歌的内容?答:这样写,既点出________,又暗示了________,使读者更加关心情节的发展,这首山歌巧妙地联结了________,成为课文智取生辰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1)①做事精细,脾气暴躁 ②杨志不管都管的反对,一味打骂军健,正是他求功心切的表现  (2)提示:①自然条件艰苦,为押送队伍带来更多的困难。②押送队伍中矛盾重重。如,杨志与军健们,与都管等的矛盾。③杨志求功心切,态度粗暴④到达黄泥冈后,杨志与起义农民的矛盾呈表面化,因而被利用。  (3)处处小心,事事防范,疑,信;杨志等人喝酒上钩,轻易不会上钩,也喝了半瓢之后,欲擒故纵  2.(1)对故事情节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天热正是“智取”的必要条件。  (2)吴用等人姓名和用药的过程;这一不可或缺的交代使前文设下的悬念得以释疑解决,从而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故事性和艺术感染力。  3.这确非“太平时节”;来者不善;前后两部分内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