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舷眺望,望着茫茫的江水。据科学家说,在洪荒时代,四川盆地...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6:33:22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我凭舷眺望,望着茫茫的江水。据科学家说,在洪荒时代,四川盆地本来是个内陆海。海水东注,撞击、啃噬着东边的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1]一条通过,就是“三峡”[2]。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甲)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乙)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丙)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也许还要更远。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睨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1.依次填入(甲)(乙)(丙)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源头去处流动B.源头流动去处C.流动去处源头D.去处流动源头2.文段中用序号标出的引号,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答:[1]与[2]________  [2]与[3]________  [1]与[3]________3.将文段中两个疑问句改成陈述句。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中,有哪两句话在思路的连贯上起了关键的作用?答:第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B  2.不同,不同,不同  3.不知道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  4.“海水东注……就是‘三峡’。”“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