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5 11:33:45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戏曲昆曲》2018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
1
《桃花扇》中“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使迷津”是()的题画诗。
A、老赞礼
B、柳敬亭
C、苏昆生
D、侯方域
我的答案:D
2
昆曲中的演员服装是以()服装为基础进行的艺术美化加工。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我的答案:C
3
在末行装扮中分黑三和彩三,其中“三”是指()。
A、三件装饰
B、三角帽子
C、三寸高靴
D、三缕胡子
我的答案:D
4
《牡丹亭》在表演时有两大群场,一是出现在《惊梦》中,还有一个出现在()。
A、《寻梦》
B、《离魂》
C、《冥判》
D、《冥誓》
我的答案:C
5
昆曲旦行中相当于京剧中青衣的家门是()。
A、贴旦
B、闺门旦
C、正旦
D、刺杀旦
我的答案:C
6
昆曲“传”字辈艺人取名时,以三点水为偏旁的是应工()。
A、生
B、旦
C、丑
D、末
我的答案:C
7
《烂柯山·痴梦》中的崔氏是()应工扮演的。
A、老旦
B、刺杀旦
C、正旦
D、贴旦
我的答案:C
8
《桃花扇》中的李香君是根据()《李姬传》中的人物改编。
A、徐邻唐
B、胡介祉
C、徐作肃
D、侯方域
我的答案:D
9
“桃花扇”作为整出戏的情感载体,在()一折戏中变为定情物。
A、《访翠》
B、《眠香》
C、《守楼》
D、《寄扇》
我的答案:B
10
汤显祖《牡丹亭》的基本情节来自明代话本小说()。
A、《还魂记》
B、《还魂梦》
C、《牡丹亭梦》
D、《杜丽娘慕色还魂》
我的答案:D
11
昆曲中关于男女情感吃醋的一出戏是()。
A、《绣襦记·刺目》
B、《狮吼记·跪池》
C、《浣纱记·寄子》
D、《占花魁·独占》
我的答案:B
12
《连环计·议剑》中曹操的角色是介于副末和()之间来扮演的。
A、邋遢白面
B、末
C、白面
D、外
我的答案:C
13
《虎囊弹·山门》中的唱词“树木槎枒,峰峦如画”是由()所唱。
A、武丑
B、花脸
C、武生
D、穷生
我的答案:B
14
《长生殿·小宴》是一首南北合套曲,戏中的北曲唱腔()。
A、节奏较快
B、明丽畅快
C、低沉
D、从容
我的答案:D
15
从《却奁》一折戏中,可以看出李香君()的品质。
A、色艺俱佳
B、爱憎分明
C、忠奸分明
D、不畏权贵
我的答案:C
16
《水浒传·活捉》一出戏中的两位主角是()。
A、裴少俊、李香君
B、宋引章、赵盼儿
C、陈妙常、潘必正
D、张文远、阎惜娇
我的答案:D
17
《长生殿》“虢国夫人事”的一则戏中,()斡旋在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调和二人的情感危机。
A、虢国夫人
B、李白
C、高力士
D、李泌
我的答案:C
18
《牡丹亭·拾画》中的《颜子乐》是属昆曲()的代表作。
A、鞋皮生
B、穷生
C、官生
D、巾生
我的答案:D
19
昆曲有五毒戏,《六月雪·羊肚》中的张婆模仿的就是()。
A、壁虎
B、蜈蚣
C、蛤蟆
D、蛇
我的答案:D
20
《长生殿·迎像哭像》中的欣赏点不包括()。
A、有张力
B、有名曲
C、有层次
D、有对戏
我的答案:D
21
在洪昇看来,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死表现出悔恨达到极端的戏是()。
A、《埋玉》
B、《闻铃》
C、《迎像哭像》
D、《雨梦》
我的答案:D
22
《琵琶记·扫松》中的张广才是由()扮演的。
A、末
B、副末
C、外
D、副外
我的答案:C
23
昆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法“手、眼、身、法、步”,其中“法”是指()。
A、甩发技术
B、表演技术的法则
C、身法
D、把式
我的答案:B
24
下列关于《长生殿》的成就,说法不恰当的是()。
A、取材恰当
B、曲牌格律娴熟
C、情感与理性的一致性
D、与昆山腔的表演形式结合妥帖
我的答案:C
25
关于《缀白裘》,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是清代刊印的戏曲剧本选集
B、收录的昆曲曲目以折子戏为主
C、收录的除昆曲外,还有花部乱弹的零折戏
D、有昆曲作品400余部
我的答案:D
26
《牡丹亭》中当柳梦梅得知杜丽娘是鬼魂时,他的反应是()。
A、无所谓
B、无奈
C、惊吓
D、厌烦
我的答案:C
27
《牡丹亭》描绘的是()的爱情故事。
A、李益、霍小玉
B、侯方域、李香君
C、杜丽娘、柳梦梅
D、蔡伯喈、赵五娘
我的答案:C
28
《紫钗记》的主要情节是来自于()传奇小说。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我的答案:A
29
讲述了书生梦中做大槐安国驸马,后荣华富贵,梦醒却皈佛的故事是()。
A、《紫钗记
B、《邯郸记》
C、《牡丹亭》
D、《南柯记》
我的答案:D
30
下列关于行当价值的表述,不太准确的是()。
A、是文本到舞台实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座桥梁
B、拉近与生活的距离,使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C、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丰富”
D、规范了表演艺术
我的答案:B
31
关于“响排”,解释有误的是()。
A、由乐队参加的排练
B、不需要穿戏服
C、需要化装
D、是演员、乐队的两家合排
我的答案:C
32
昆曲行当中副末的特点是()。
A、年纪较轻
B、多动、少应答
C、胸有城府
D、规矩、不张扬
我的答案:D
33
昆曲程式中的“唱、念、做、打”,“做”是指()。
A、舞蹈
B、武打
C、表演
D、杂耍
我的答案:C
34
洪昇在《长生殿》中是通过()来写李杨的爱情。
A、战乱
B、宫斗
C、矛盾、波折
D、信物、誓愿
我的答案:C
35
下列戏剧人物中,属于小官生行当的代表人物是()。
A、《牡丹亭》柳梦梅
B、《玉簪记》潘必正
C、《琵琶记》蔡伯喈
D、《西厢记》张君瑞
我的答案:C
36
《牡丹亭》由生到死的情节中,真正达到高潮的一幕是()。
A、杜丽娘与母亲的生离死别
B、杜丽娘托梦柳梦梅还魂
C、杜丽娘弥留之际葬于梅树下的遗言
D、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
我的答案:C
37
昆曲的艺术魅力一定程度上在于()。
A、兼收并蓄
B、革新除旧
C、坚守传统
D、传承创新
我的答案:D
38
()一折戏中体现出了侯方域国事不堪时,仍能风流的性格。
A、《听稗》
B、《却奁》
C、《修礼》
D、《辞院》
我的答案:A
39
杨贵妃被赐死后,引发群体的追忆,表现在()几则戏中。
A、《惊变》《看袜》《重圆》
B、《私祭》《看袜》《重圆》
C、《惊变》《哭像》《重圆》
D、《迎像》《哭像》《重圆》
我的答案:B
40
元杂剧《西厢记》中阻隔张生和崔莺莺结合的主要是()。
A、政治见解
B、门第
C、切身利益
D、生死
我的答案:B
41
下列关于昆曲、昆腔和昆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昆腔是指戏曲音乐而言
B、昆曲既包括音乐又包括文学
C、昆剧与昆曲没太大差别
D、1949年以后昆曲改名叫昆剧
我的答案:D
42
净行中的“邋遢白面”,“邋遢”是指()。
A、身体残障
B、品质低劣
C、相貌丑陋
D、身份低下
我的答案:D
43
《长生殿》中的唱词“渔阳辇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摘自()。
A、《梧桐雨》
B、《沉香亭》
C、《舞霓裳》
D、《长恨歌》
我的答案:D
44
《邯郸记·生寤》的表演特点,描述有误的是()。
A、行当跨度大
B、表演夸张
C、年代跨度大
D、空间感强
我的答案:C
45
《长生殿》这出戏的题旨是()。
A、情
B、利
C、义
D、怨
我的答案:A
46
《燕子笺·狗洞》是一出()扮演的戏。
A、外
B、副外
C、末
D、副末
我的答案:D
47
《连环计·议剑》中是()请出一把剑放在堂中。
A、董卓
B、王允
C、曹操
D、丁原
我的答案:B
48
关于丑的特征描述,说法有误的是()。
A、地位低下
B、多善良人物
C、多奸诈人物
D、表现活泼、玲珑
我的答案:C
49
《桃花扇》中体现“兴亡之感”的戏是()。
A、《眠香》
B、《辞院》
C、《入道》
D、《余韵》
我的答案:D
50
“俺且抱着扇上桃花闲过遣”出自()。
A、《守楼》
B、《辞院》
C、《题画》
D、《余韵》
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
1
昆曲演员石小梅是主工小生和贴旦。()
我的答案: ×
2
昆曲的舞台程式是“一桌两椅”,但实际上并非一定是两把椅子。()
我的答案: √
3
《桃花扇》中的阮大铖在现实中曾创作出《燕子笺》等佳作。()
我的答案: √
4
对于刚入门的昆曲戏迷来说,观看昆剧时更想看到的是演员唱、念、做、表的功力。()
我的答案: ×
5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之一。()
我的答案: √
6
洪昇因写了一部《长生殿》而导致断送功名到白头。()
我的答案: ×
7
昆曲中的丑是生、旦、净、末的角色之祖,它百无禁忌,虽来源于生活,表现形式比生活夸张。()
我的答案: √
8
《牡丹亭·惊梦》中表演柳梦梅和杜丽娘欢会之后再见面时更多得表现出二人的拘谨和害羞。()
我的答案: ×
9
汤显祖在《邯郸记》中用深情,却又讽刺性的手法表现出卢生的穷凶极恶。()
我的答案: ×
10
《燕子笺·狗洞》这出戏在表演风格上具有极度夸张的又不失文人趣味的特征。()
我的答案: √
11
《牡丹亭·寻梦》是一出唱、念、做并重的独角戏。()
我的答案: ×
12
《倾杯序》是苏昆生唱给侯方域的一首曲牌。()
我的答案: ×
13
《长生殿》的第一出戏中即出现了“定情赐盒”的情节。()
我的答案: ×
14
昆曲中的正旦一般是扮演大家闺秀、才貌双全的年轻女子。()
我的答案: ×
15
昆曲行当中的末一般是扮演有一定身份地位且老谋深算的人。()
我的答案: √
16
彩排是指要着戏服,要化妆排练,一切按照正式演出的要求进行。()
我的答案: √
17
《红梨记·醉皂》中的皂隶嗜好饮酒是为了抒发自己的豪情,以张扬自我。()
我的答案: ×
18
折子戏的价值在于生旦净末丑,即使是小人物也能成为折子戏的主角。()
我的答案: √
19
正旦的表演特点是声音宽厚,需用真嗓演唱。()
我的答案: ×
20
唱词“似这等荒凉地面”属于《寻梦》中的第二个层次。()
我的答案: ×
21
“旧弦已断,新弦不惯”出自《玉簪记·琴挑》。()
我的答案: ×
22
《牡丹亭·幽媾》一折戏中柳梦梅最初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拘谨。()
我的答案: √
23
昆剧中雌花脸的表演是不受正旦本家门的束缚。()
我的答案: √
24
《桃花扇》中的侯方域应属的行当家门是官生。()
我的答案: ×
25
《长生殿·小宴》中有一折戏是“贵妃醉酒”。()
我的答案: ×
26
“山松野草花带挑”出自《桃花扇·余韵》中的曲牌《问苍天》。()
我的答案: ×
27
昆曲小生行当涵盖大小官生、巾生、穷生和翎子生五个家门。()
我的答案: √
28
崔氏唱“行路错做人差,我被旁人作话靶”,是因为她被当了官的夫婿给抛弃。()
我的答案: ×
29
《长生殿·小宴》的曲牌是一套典型的南曲。()
我的答案: ×
30
《牡丹亭·寻梦》一出戏在表演中演员身段较多,幅度调动也比较大。()
我的答案: √
31
《西厢记·拷红》一出戏中戏份较重的应工是老旦和贴旦。()
我的答案: √
32
从问世时间上看,《桃花扇》相比《长生殿》至少提前了10年。()
我的答案: ×
33
《牡丹亭》中展现至情的两条线,属于下本的是由死到生。()
我的答案: √
34
《牡丹亭·幽媾》的舞台程式是典型的一桌两椅。()
我的答案: √
35
《长生殿·迎像哭像》演的是安史之乱后唐明皇为江山痛失而悔恨的一出戏。()
我的答案: ×
36
《桃花扇》的第四场中出现了副应工的阮大铖这个人物。()
我的答案: √
37
“吴是何人越是谁”是《浣纱记》中的一首北曲唱词。()
我的答案: √
38
《长生殿·迎像哭像》是大官生应工的独角戏。()
我的答案: √
39
净行中的“白面”在造型上既丑陋又有一定的美感。()
我的答案: √
40
《虎囊弹·山门》是取材于《水浒传》鲁智深救金翠莲等故事而发展出的一部戏。()
我的答案: √
41
《桃花扇》表达出一种明末遗民对故国怀旧的心情。()
我的答案: √
42
在《沉香亭》中,贯穿剧本始终的关键人物是李白和李泌。()
我的答案: ×
43
《桃花扇·寄扇》是一套北曲,节奏较快。()
我的答案: √
44
在早期《牡丹亭·惊梦》中花神的扮演者穿着不一,男女不分。()
我的答案: √
45
大官生属小生的家门,唱法为真假嗓相结合。()
我的答案: √
46
魏良辅的《浣纱记》是根据新创的昆山腔而创作的昆曲剧本。()
我的答案: ×
47
从《桃花扇》中侯方域的身上能处处看出孔尚任自己的影子。()
我的答案: √
48
《游园》中唱词“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体现出的情感既有欢乐,又有淡淡的哀愁。()
我的答案: √
49
从文学的角度上看侯方域是典型的中国读书人形象,非常寻常。()
我的答案: ×
50
李杨二人在七夕节发出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愿。()
我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