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或图表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实验或图表结论或解释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具有高熔点B某CH3COOH和CH3COONa组成的酸性

发布时间:2020-08-05 12:45:20

下列实验或图表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或图表结论或解释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具有高熔点B某CH3COOH和CH3COONa组成的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C
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566kJ/molD铁制容器可用于盛装冷的浓硫酸铁与浓硫酸不反应A.AB.BC.CD.D

网友回答

A

解析分析:A、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B、CH3COOH和CH3COONa组成的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水,溶液可能呈酸性、碱性或中性,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C、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D、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解答:A、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结论解释正确,故A正确;
B、溶液呈电中性,所以c(Na+)+c(NH4+)+c(H+)=c(CH3COO-)+c(OH-),若溶液呈中性,即c(H+)=c(OH-),则c(Na+)+c(NH4+)=c(CH3COO-);若溶液呈酸性,即c(H+)>c(OH-),则c(Na+)+c(NH4+)<c(CH3COO-);若溶液呈碱性,即c(H+)<c(OH-),则c(Na+)+c(NH4+)>c(CH3COO-),故B错误;
C、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mol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66kJ,图中应表示1mol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关系,反应热应为-283kJ/mol,故C错误;
D、铁在浓硫酸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而发生钝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铝及化合物性质、离子浓度比较、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浓硫酸性质等,难度中等,注意B选项溶液的酸碱性.C选项中描述的就是一个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短线上说明的物质”不仅仅代表的是反应物或者生成物,而其对应的系数代表的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