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类既唱歌就必跳舞,既跳舞就必唱歌。所以Botocudo...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34:5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原始人类既唱歌就必跳舞,既跳舞就必唱歌。所以Botocudo民族表示歌舞只有一个字。近代欧洲文工团Ballad(民歌)一字也兼含歌舞二义。抒情诗则沿用希腊文Lyric,原义是说弹Lyre琴时所唱的歌。依阮元说,《诗经》的“颂”原训“舞容”。颂诗是歌舞的混合,痕迹也很显然。惠周惕也说“风雅颂以音别”。汉魏乐府有“鼓吹”、“横吹”、“清商”等名,都是以乐调名诗篇。诗乐舞这三个成分中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跳舞。《诗经》的诗大半都是有乐的,但有舞的除颂之外似不多。颂的舞已经过朝廷乐官的形式化,不复是原始跳舞的面目。楚辞《九歌》之类为祭神曲,诗乐舞仍相连。汉人乐府,诗词仍与乐调相伴,“舞曲歌词”则独立自成一类。  就诗与乐的关系说,中国旧有“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的分别。“徒歌”完全在人声中见出音乐,“乐歌”则歌声与乐器相应。“徒歌”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声音的曲折随情感的起伏与手舞足蹈诸姿势相似;乐歌则意识到节奏音阶的关系,而要把这种关系用乐器的声音表出,对于自然节奏须多少加以形式化。最原始的伴歌的乐器大概都像澳洲土人歌中指挥者所执的棍棒和妇女所敲的鼠皮,都极简单,用意只在点明节奏。《吕氏春秋·古乐》篇有“葛天氏之乐,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之说,与澳洲土人风俗很相似。  诗乐舞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了。(1)对“风雅颂以音别”中“音”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歌曲的乐调B.文字的读音C.文字的音韵D.乐曲的旋律(2)下面可作“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跳舞”的依据的一组是:①《诗经》的风、雅②《诗经》的颂诗③《楚辞》九歌④汉人乐府[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抒情诗一词在欧洲,其原义是指一种有乐器伴奏的歌曲。B.汉魏乐府的“鼓吹”、“清商”等,既是乐曲名,也是诗篇名。C.乐府诗还不像唐宋诗词那样是一门独立于音乐舞蹈之外的语言艺术D.古代的“歌”与“谣”的区别在于前者有音乐而后者没有音乐。(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里的“颂”,是一种由舞曲发展起来的诗歌。B.中国旧有徒歌与乐歌的区别,徒歌理应出现在乐歌之前。C.现在乐队指挥用的小棒,也许带有原始的伴歌乐器的痕迹。D.诗歌、音乐、跳舞在中国古代原来也是一种混合艺术。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A  导解:从本语段的话可推知:当时的诗歌与音乐相连,又“乐府”有以乐调命名的诗篇,则“音”当指乐调。  (2)D  导解:诗大半有乐,而有舞的则不多,这已露出舞蹈分化的趋势。故①可作依据。“颂诗是歌舞的混合”,楚辞《九歌》“诗乐舞仍相连”,故②③不可作依据。“汉人乐府”,诗词仍与乐调相伴,“舞曲歌词”则独立自从一类,故④亦可作依据。  (3)D  导解:歌、谣在古代都是与音乐相伴的,区别只是前者有乐器伴奏,后者没有乐器伴奏。  (4)A  导解:原来的“颂”是诗歌、音乐和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诗、乐、舞台三者同源,没有先后之分。B项可由第三段中“‘徒歌’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加以形式化”一段文字中推出。C项可由第三段中“最原始的伴歌的乐器……很相似”一段文字推出。D项可由第一段推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