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努尔哈赤是怎样的一个人

发布时间:2020-07-29 07:01:14

从出生、成长到起兵、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最后兵败宁远、含恨离世,努尔哈赤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我想问的是:历史上努尔哈赤是怎样的一个人?

网友回答

公元1607年,即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乌拉部贝勒布占泰来征讨努尔哈赤的建州部。
  努尔哈赤的侍卫扈尔汉得知这个消息,派自己的手下五百人死守要路,派人火速通知建州部的几位贝勒知道。
  当天晚上,乌拉部的一万人马到达建州,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扬鞭策马,大声说道:“我们是大汗的儿子,带领你们打退敌兵,你们不要担心。这个布占泰曾经和我们交过手,被我们生擒,用铁索系住他的脖子,收养了他,后来把他放回到乌拉国。没想到时间隔了这么久,他还是没有诚心归附我建州。咱们不用怕他的兵多,我们有上天赐予的神威,还有大汗的声名,一定会再一次把他击败!”
  此话说完,众军士士气鼓舞,喊杀着冲过河去。
  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每个人领着五百军士,像两只还没睁开眼睛的小狗崽,生气勃勃,冲到山顶。这一仗,建州兵以一千对敌军一万,斩杀乌拉国主将博克多贝勒父子二人,生擒常柱贝勒、常柱的弟弟,还有常柱的儿子三人,杀死敌军三千人,得到五千匹马,三千副盔甲。
  打败乌拉国以后,瓦尔喀部落仍然依附于布占泰。努尔哈赤对使者说道:“我们都是同一个民族,想当初因为中间有乌拉国阻隔,你依附于他也就罢了,如今他已经兵败,你们应当投降我建州。”
  瓦尔喀部的各支都没有听从,于是当年,努尔哈赤就派弟弟卓礼克图,大将额亦都、费英东,侍卫扈尔汉等人,带兵一千,讨伐瓦尔喀部的各支路,全部打败,俘虏两千人带到建州。
  辉发国的拜音达里贝勒,曾经分别两次帮助叶赫国的布寨、纳林布禄两位贝勒派兵侵犯建州部。后来,拜因达里杀了自己叔叔辈的七个人,被杀这些人的后代就去投靠了叶赫国的纳林布禄。很多村寨的百姓也都要跟随叛逃。
  然后,拜音达里把自己手下的一些人送到建州当人质,请求努尔哈赤派兵帮自己防守,不让百姓叛逃。
  努尔哈赤派了一千人帮助拜音达里,那些想叛逃投靠叶赫的人就都没有走成。
  辉发国的这场叛逃事件平息以后,叶赫部贝勒纳林布禄又挑唆拜音达里说:“如果你把送给努尔哈赤的人质要回来,我也把你前段时间逃到我国的人都还给你。”
  拜音达里听从了纳林布禄的话,并且说:“你们叶赫和建州两个国家都是大国,我辉发国在你们中间,只能保持中立了。”于是向努尔哈赤把人质都索要回去。
  人质要回去以后,这个拜音达里不知道怎么想的,又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叶赫那里当人质,可是叶赫却始终没有归还先期叛逃的那些人。
  拜因达里又去努尔哈赤那里,对努尔哈赤说:“我曾经被叶赫国的纳林布禄欺骗,现在后悔了,我想永远依附聪睿恭敬汗您,在您的庇佑下谋生。希望您能把你的女儿嫁给我。”
  努尔哈赤于是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拜因达里。可是拜因达里却迟迟不肯娶努尔哈赤的女儿过门。
  努尔哈赤派人去问:“当初,叶赫国势强盛之时,你曾经两次派兵帮助他们攻打我。如今咱们结为婚姻之好,你答应娶我的女儿,难道又要变心么?”
  拜音达里说:“等我在叶赫国当人质的儿子回来以后,我就娶你的女儿,然后正式和你建州结盟。”
  于是辉发国紧急派百姓筑了三层城墙,一边筑城,一边去叶赫取儿子回来。儿子不久就回来了。努尔哈赤又派人去问:“你儿子从叶赫国回来了,现在你看怎么办?”
  拜音达里的儿子已经回来了,三层城墙也已经全部修完,他马上变心,决定不再娶努尔哈赤的女儿。
  努尔哈赤因为他不遵守诺言,大怒,派兵讨伐,经过色和里岭,到达辉发城,围攻,城破,生擒拜音达里父子二人,全都杀掉,将辉发城的人口带到建州。至此,呼尔奇山的辉发国灭亡。
  和明朝划界、与乌拉合好
  公元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努尔哈赤五十岁,三月,派阿尔哈图和阿敏率领五千军兵,去围攻乌拉国贝勒布占泰的宜罕山城,城破,斩杀千人,得到盔甲三千副。在城中住了两个晚上,返回。
  努尔哈赤和明朝的万历皇帝发生过矛盾,可是他想和万历帝重归于好。努尔哈赤说:“普通人每天总是想着别人的过错,这太平常了,而想念别人的好处,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然后,努尔哈赤在六月二十这天,会同了明朝辽东吴副将等人,杀白马,用一碗血、一碗肉、一碗土、一碗酒盟誓:“两方之人都不能越过边界。如果我们女真人越过边界,看见的人就可以把他杀死,如果看见了不杀,看见的人同样犯死罪。明朝人如果越过边界,则明朝的总兵官、副将、参将等人都会跟着受连累。”
  于是交界处立碑作为标记,两边之人都不能过界。
  九月,乌拉国贝勒布占泰抓住叶赫国的五十多人,布占泰亲自押送他们来见努尔哈赤。布占泰说:“我几次三番违背盟约,得罪大汗,真是没有面目相见啊。如果大汗可以把您的亲生女儿嫁给我,则我永远依赖在大汗的手下为生。您看怎么样?”
  努尔哈赤决定把自己的亲生女儿穆库什格格嫁给布占泰为妻。
  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惟一的同父同母兄弟,打仗的时候没有赫赫战功,又没出过什么有意义的计策,可以说功劳非常少。可是奴仆、大臣、敕书、各样物品,兄弟两个都一齐享用。虽然是这样,可是舒尔哈齐却心怀不满,常常在言语上表露出来。
  努尔哈赤说:“兄弟,你所得到的奴仆、财产,不是咱们父亲留下来的,都是哥哥我赐给你的。”将舒尔哈齐责备一通。
  舒尔哈齐心里更加不满,口吐怨言道:“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死掉算了!”带领着自己的部众,到别的村寨居住了。
  这一年,是公元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努尔哈赤五十一岁,舒尔哈齐四十六岁。努尔哈赤怒,三月十三日,派兵将舒尔哈齐的奴仆、大臣、敕书、各样物品都夺过来,让他孤立。
  他们有个同族人,名叫阿席布,一直跟随在舒尔哈齐身旁,因为不但不劝说舒尔哈齐,反倒挑唆他离开,被努尔哈赤杀掉。还有个大臣名叫乌尔昆蒙兀,被努尔哈赤吊到树上,下面堆满柴草,点火烧死。就是为了给弟弟一个警告。
  舒尔哈齐翻然悔悟,向努尔哈赤说:“我的一切都是兄长给的,曾经我想离开你单独居住,实在是太狂妄了,这是我的不对。”重新回到努尔哈赤身边来。
  当年,努尔哈赤又把抢夺过来的奴仆、大臣、敕书、各样物品还给了舒尔哈齐。舒尔哈齐在努尔哈赤身边始终觉得委屈,于两年后郁郁而终,年才四十八岁。
  呼尔哈路的一千兵,来侵犯努尔哈赤的宁古塔城,守城兵共一百人奋勇抵抗,生擒敌兵大臣十二人,斩杀一百人,得到马四百匹,盔甲一百副,余众投降。
  后来投降的人却被呼叶路人所收留。
  努尔哈赤说:“呼叶路的人自己不投降我也就算了,为什么还收留已经投降于我的人?”于当年十二月,派遣扈尔汉侍卫率领一千人,征讨呼叶路,大胜,俘虏两千人,在呼叶路那里过完狗年春节,第二年二月返回。
  努尔哈赤重赏扈尔汉,赐名达尔汉侍卫。
  公元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努尔哈赤五十二岁,绥芬路的图楞带人投靠努尔哈赤,在途中被雅兰路的人掳去。努尔哈赤命大将额亦都带领一千人,去纳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玛察四部,将百姓全部收编。然后一齐回兵征伐雅兰路,大胜,俘虏一万人而还。

网友回答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借口哈达贝勒孟格布禄背弃盟约,想要娶叶赫美女东哥,于是发兵讨伐.舒尔哈齐奉命率领先头部队二千人攻城,由于哈达兵事先巳有准备。当舒尔哈齐到达城下时,哈达兵巳经出城迎战.舒
  尔哈齐正在犹豫要不要攻城之际,努尔哈赤突然率领大军赶到。当他看到舒尔哈齐兵临城下,却一兵未发。他勃然大怒,呵斥舒尔哈齐靠边.决定要亲自攻城。努力哈赤虽攻破了哈达城,但也付出惨重的代价,不仅失去了上千勇士,同时也失去了舒尔哈齐的心。
  当努尔哈赤兄弟俩的不和人人皆知后,突然发生一件意外的事悄。就是舒尔哈齐的妻子病故,李成梁亲自命令手下置办了几十桌酒席,外带牲畜前往吊祭。舒尔哈齐逐渐成为“拥明”派,这与努尔哈赤期望恰恰相反。
  公元1606年,努尔哈赤连续几年都没有亲自到京朝贡,舒尔哈齐竟然三次代表建州女真人京。当明廷以“建州等卫夷人都督都指挥”的名义向他照例贫赐,他何尝不为那煊赫的头衔而陶醉,进而荫发了拥明自立,借明白立,将一切权利揽人自己手中的想法.这种想法使他们兄弟之间加剧了矛盾,导致了军事上各自为政。
  公元1607年,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的大儿子褚英,二儿子代善,以及大臣费英东等率兵三万接应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优城部众归附。行军途中,舒尔哈齐突然借口军旗发光,不是吉兆,提议班师回朝。各位将领战士都信以为真,士气不佳。由于褚英和代善的努力才稳定军心,继续前行。但当建州兵率领蜚优部民众返回到钟城附近的乌竭岩,突然遭遇乌拉数万兵马的拦截时,舒尔哈齐开始裹足不前。当褚英和代善率领不足敌人四分之一的兵力奋死拼搏时,舒尔哈齐却带领五百人滞留山下,他最信任的两个将领也率领百人在一旁观战。
  经过这一役,努尔哈赤以不力战的罪名将那两个将领处死,并不再让舒尔哈齐带兵打仗。被剥夺了军事权利,舒尔哈齐满腔忧怨,不时与努尔哈赤发生口角。舒尔哈齐不服,努尔哈赤不满,他们俩已经完全决裂。努尔哈赤厉声斥道:“你所有的东西都不是父祖遗留的,而是我给你的!”对于大哥过于苛刻的责备,舒尔哈齐心里感到十分愤懑。既然大哥已经不念兄弟之情,自己有何必矮人一等。于是他找来三个儿子,共商大计。他们想到了依靠明朝,于是很快踏上了第四次通往京城的道路。
  正当舒尔哈齐以为自己找到靠山时,努尔哈赤突然下令剥夺了他的家产,并杀死舒尔哈齐的两个儿子,又将与此事有关的部将处死。之后,努尔哈赤佯称新宅落成,邀舒尔哈齐赴宴。自知难逃活命的他,仍寄希望大哥能顾念手足之情,对他宽恕。然而,舒尔哈齐刚刚走进新宅的大门,还未来得及向兄长倾诉愧悔之情,就被推入内寝,锁了起来。从此,舒尔哈齐过着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简直虽生犹死。两年之后,即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十九日,舒尔哈齐死在了囚狱中,年仅四十八岁。
  总之,要成为强有力的统治者,就要有独夫心态。
  天下再大,也容不下两个相似的英雄。
  所谓惺惺相惜,某种程度上是经过描摹的神化。
  到了关乎切身利益的眼前,什么都可以牺牲。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