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1)对这首元曲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沛公”三句,意思是刘邦能作《大风歌》,也知道“文章”(既指文辞,又指礼乐法度)的作用。B.“却教”两句中的“猛士”是指韩信、张良等谋士,这里暗用了他们被刘邦设计逮捕杀害的典故。C.“无人出彀中”一句意思是天下英雄尽在刘邦的掌握之中。D.“后宫”三句意为吕后和外戚险些篡夺消灭了刘邦的汉家政权。(2)关于这首元曲,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小令,全曲见解精辟,笔调生动冷峻。B.作者在评论刘邦时,较客观地指出他的真正本领在于掌握了“驾驭英雄,能擒能纵”的“驭下术”。C.此曲先写刘邦的种种神威,临末才说到后官外宗之乱,欲抑先扬,讽刺性极强。D.作者能清醒地看到并指出文治武功炳彪千古的刘邦,最终竟是没料到自己的刘家天下差点儿被后宫所篡夺这一现象,表明他已深刻认识到这是封建专制的必然结果。
网友回答
答案:(1)B(2)D解析:(1) “猛士”仅指韩信,不包括张良等人。说韩信、张良等“被刘邦设计逮捕杀害”也与史实不符。(2)故意拔高,作者不会懂得“这是封建专制的必然结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