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2002年春季高考题)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马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2.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D.诗中通过情绪的徒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网友回答
答案:B;D解析:1. 本题考查诗歌词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联采用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所以“有时喧响”说法不当。2.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全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悠然自得”说法不当,所以A错。B.“由衷赞美与向往”说法不当。C.景物起反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