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2:56:42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小题。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家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在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是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1.“可是,母亲并不软弱”,从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有什么表达效果?

3.“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中“软而硬”是否矛盾?为什么?

 

网友回答

【答案】

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在北平的无数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为一家人的生计筹划。

2.运用排比,有力地渲染了母亲处境的艰难,突出了母亲的坚强。

3.不矛盾。“软”指母亲的善良、有爱心、会吃亏等美好品质。“硬”指母亲的坚强,做人讲原则。文章这样写,恰恰充分表现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人格。

【解析】

1.从“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在心中落”等语句中概括。

2.结合本句所用的修辞以及本段主要内容作答。

3.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