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2:56:3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德育考试
市各学校:
三日内选派三名“三好”学生,参加德育考试竞赛。不得携带任何考试用品。时间:下周一(十一月五日)。
市教委
2001/10/27
太突然!
三日——太短!
各校立即绷紧神经。筛了又筛,选了又选,选出拔尖而又拔尖的“三好”学生,并配备优秀教师,三天72小时,马不停蹄,人不歇鞍地辅导。
幸亏学生天赋极好,一本《青少年道德修养》早背得滚瓜烂熟,不漏标点。
各路考生奔赴考场,兴许是刚刚清扫过考场,门口横七竖八地躺着几把笤帚。考生跨进门,不时踩得笤帚“劈叭”作响,有两个调皮的一脚将笤帚踢上天。
桌上摆着钢笔、铅笔、墨水、铅笔刀、盛铅笔屑的小盒及备用的废纸。
各就各位,拧开墨水瓶,汲饱墨水。“刷刷刷”削好铅笔。考题发下,考生目瞪口呆——题目太简单:1+1=?
考生欣喜若狂。奋笔疾书,三下五除二,便丢下试卷,飘然而去。
第二天,成绩公布出来:
百分之六十考生得零分。
百分之三十五不及格。
百分之五优良。
师生愕然,急忙索取答案。如下:
捡起门口笤帚:40分。
铅笔屑盛在小盒里,不乱扔废纸:30分。
离开考场,墨水瓶拧好盖,笔帽套上:30分。
1.接到通知后,各学校反应如何,做了哪些准备?
2.看到试题后学生反应如何?
3.这次考试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4.请你谈谈你对这次考试以及学校德育教育的看法。
1.迅速组织考生,夜以继日,进行复习。
2.欣喜若狂,奋笔疾书,飘然而去。
3.百分之六十考生得零分。百分之三十五不及格。百分之五优良。
4. 示例:这次考试针对中学德育脱离实际,注重形式的情况,揭开学校德育的疮疤,暴露其弊端,痛快淋漓。
对学校德育的看法:1、注重知识和实际行动相结合;2、注重情感教育和意志品质内化相结合;3、注重校内德育与校外德育相结合。
【解析】
1.筛选信息,这个题目较为浅显。主要是三个方面:选拔考生,组织辅导,抓紧复习
2.也较为浅显,主要是两个方面:内心,欣喜若狂;表现,奋笔疾书,飘然而去
3.第二问,主要是学校和学生对于“德育竞赛”的理解功利化、肤浅化。其实,真正的德育不是知识,而是行动,知、情、意、行,最后的行动才是根本。
4.开放性题目的答题规范是,一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再就是要有依据,还要结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