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核电站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2:34:53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漫话核电站  核电站的一次性投资确实比火电站大一些。衡量电站的经济价值,还要核算电站运行后消耗的燃料、设备折旧维修、运行管理等费用。30年来,国际上对煤电成本与核电成本所作的等值比较,显示出修建火电站实际出现的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修建核电站则正相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建成300余座核电站,总功率达2亿千瓦左右,绝大多数核电站已使核电成本降至煤电的60%左右。现代经济价值现取得了又一次胜利。  至于核电站所出现的事故,不足以否定其安全性。从核反应原料看,原子弹可以和核电站类比,但原子弹所用的铀-235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而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浓度低于4%的铀-235,这样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从实际情况看,任何开工的电站,只要设计与管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当然这不是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物质外泄夺走31人的生命就值得庆幸。值得庆幸的是核电站系统工程技术有了新突破,核电站安全保险系数优于火电站。说到环境保护,最先进的火电站也难以让人作乐观的承诺,而核电站则别具优势。1.根据上下文来看,第一段“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指的是(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段“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指的是[  ]A.核电站在世界各地大量建成。B.绝大多数核电站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C.核电事业的发展再一次证明了现代经济价值观的科学性。D.在现代经济价值观的指导下,核电事业取得了胜利。3.第二段核电站的“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的原因是(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4.选文第二段举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A.水电站事故造成的伤害要比核电站事故造成的伤害大的多。B.核电站的安全系数要比水电站的安全系数大的多。C.任何形式的电站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D.核电站会发生事故,水电站也会发生事故,不能因为核电站会发生事故就对其全盘否定。5.选文第二段画线句子的“根本”一词强调了(不超过28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核电站投资高、消耗低、经济价值高。B.核电站的反应效应与原子弹的根本区别在于核电站不是核链式反应。C.核电站在安全保险系数和环境保护两方面都优于火电站。D.选文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核电站的优势。7.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将核电站与________及________进行对比,说明了核电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低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选文第一段将火电站与核电站比较,指出核电站比火电站投资大,成本却比火电站低,那么自然是因为运行过程中核电站消耗比火电站低。这样来看,火电站的“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应该从投资、消耗、成本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时,要抓主要信息。)  2.C  (一种价值观念的胜利,是指它的正确性、科学性被客观事实所证明,而不是指它在物质利益方面获得成功,因此A、B、D三应被排除。)  3.原子弹的核链式反应是不可控的,而核电站的核链式反应具有可控性(首先抓住上文的关键句:“原子弹所用的铀-235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然后进行推断:核电站的反应效应既然与原子弹有根本区别,那么自然是核链式反应具有可控性。)  4.D  (A项和B项以偏概全,不符合文意;C项就事论事,未能说明作者举此例的真正目的;而D项则能联系本段主旨说明作者举此例的目的,故而是正确的。)  5.核电站和原子弹是完全不同的,它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危害人类(分析加粗词的作用,要注意联系文章主旨。)  6.B  (B项的错误在于曲解了核电站的反应效应与原子弹的反应效应的“根本区别”,这里的“根本区别”在于核链式反应的可控性与不可控性。完成此类题目,要将四个选项一一带回原文中与原句进行比较,找出错误之处。)  7.作比较  火电站  水电站  经济价值高、安全系数高、利于环境保护(此题训练归纳能力,要能对选文内容作全面概括,在概括中要善于抓关键词,如第一段开头“经济”价值,第二段结尾处的“安全保险系数”、“环境保护”。)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