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迷茫时寻找一盏灯》的作文,高三作文寻找一盏灯

发布时间:2020-07-11 12:32:37

写一篇《迷茫时寻找一盏灯》的作文,高三作文寻找一盏灯

网友回答

接触了许多关于“高效课堂”的理论,但是给我的感觉始终如“水中花,镜中月”一般,究竟“高效课堂”是怎样的模式,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将知识问题化的关键在哪里,能否限制学生的思维,与传统的教学是否有冲突,怎样才能去改变这些现状呢?于是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读书观摩活动。可是“书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身去感受那种氛围,亲身去实践才能真正的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校于2月27日请来了北师大的吴效锋博士,为我们的课堂进行把脉,在专家的指导点拨下,使我茅塞屯开。
  首先,我觉得“高效课堂”的打造要改变观念,寻找教学的支点。
  观念意识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教育就是要解放学生,释放能力。
  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位置的转变。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点已经是人们公认的定位,但是现在有的教师还在孜孜不倦个的讲,学生还在不厌其烦的听。课堂上学生独立学习的空间很少,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空间就少了,只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得到消化和吸收。“举一隅而得三隅反”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学生不经过思考又怎能反三呢?所以放手解放学生,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教师的地位只能是适时的点拨和纠正。
  二是要给学生充分的信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如果说赏识学生是教育中的一抹阳光,那么信任学生则是赖以生根的土壤。学生得到老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会高兴好半天。当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是学生。所以学生会迫切希望在老师这里得到肯定,实现自己价值的体现。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信任,让他们能够展示自己的魅力,这样的教育将会是“春风化雨”的,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学习的热情就会提高,课堂的参与就会提高。学生的兴趣上来了,成绩自然就会提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立足文本,实行对教材的二度消化。
  文本是基础,是示范,尤其是语文学科。每一篇入选课本的文章收拾经过编者严加筛选的,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同一主题的,是需要教师读出其中的精要,读出其中的韵味的。因此吃透教材是每一位教师首要的任务。要做到这点我们就要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从宏观的角度去解读文本。现在许多学生手里都有一本所谓的教材全解,可以说老师提一个问题,学生就能将准确的答案说出来。看似很热闹,可实际上缺少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就失去了对教材的深入解读,那么这样得来的知识又怎能消化和吸收呢?
  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结构化预习,即“查、话、写、记、练、思”的六字诀读书法,就是要告诉学生,要立足文本,读出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这样才能在有效的时间里收到最大的效益。
  再次,要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杀一个“回马枪”,对学生的学习展开追问,学会建立纠错和反思机制。
  张素兰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学习要“走走停停”,必要的时候还要学会“回头一望”,吴博士也提倡学习的过程中要杀一个“回马枪”。这就是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是有着许多的波折、反复、回环的。我们要承认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确实是 一个不断反复地过程的,尤其是对待那些待优生。本来认识就不够,如果不停下来等一等。适时杀一个回马枪,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本来掌握的就不牢固的那点东西,就会忘得更快。只有实行追问,让学生讲出来,经历亲身的体验获得的知识才更加的有效。
  通过这三天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落实吴教授的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而努力。

网友回答

审题时先赋予“灯”象征意义,比如理想、信念、事业、亲情之类均可。关键词是“寻找”,为何寻找,如何寻找,寻找的过程和意义务是什么。据此立意,可围绕对理想信念事业等等的追求展开。
  ‘
  寻找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