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为什么放鞭炮

 

除夕这一天放鞭炮是一个习俗,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代的时候,爆竹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让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人们最早开始放鞭炮,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这种生物最害怕烧竹子的声音。有了火药之后,人们开始将其装入竹筒,做成烟花爆竹,后来还用纸制成筒,也称爆仗或炮仗。

春节放鞭炮寄托了汉族劳动人们一种驱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放爆竹是一个汉族的传统习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鞭炮虽然是一种传统习俗,但是每年因为放鞭炮受伤或者是导致火灾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人们应该严格遵守地方的法则,在允许放鞭炮的地方放,不准燃放鞭炮的地方最好是坚决不放。

小孩子最好是在大人的看护下放鞭炮,父母也应该注意,年龄太小的孩子不适合放鞭炮,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要在家长的监护下放鞭炮,这样可以防止意外发生。放鞭炮的时候,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