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清盘or被立案,哪种情况对投资人更有利?

最近暴雷的平台非常之多,有的是“良性”清盘,有的是被立案侦查,那么这两种情况哪种对投资人更有利?追回的资金更多呢?希财君针对这两类情况,为大家进行简单探讨。

1.清盘

从大部分平台的清盘案例来看,一般都是分2~3年兑付,每个月还本金的一定比例,两三年内还完。有的平台只还很低的利息,有的平台只还本金。

不还利息还不是最糟的情况,最糟的是平台打着清盘的名义跑路,也就是套路清盘。比如有些平台前期兑付比例低的,像某个平台第一年兑付不到15%,第二年兑付25%,剩下的60%到第三年才兑付。

这样的方案对投资人就是一种煎熬,谁知道到最后能不能兑付完呢?万一前期兑付了几个月,总共兑了10%就不了了之,上哪说理去?

所以碰到平台清盘,如果没有套路,良性退出,投资人拿回本息是皆大欢喜;怕的就是有些平台表面上是清盘,实际上就是在给自己争取跑路时间,防止投资人及时报案,钱还没兑付几期就不了了之或者跑了。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从这两年的历史经验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2.立案侦查

被立案侦查的平台,基本上都有严重的不合规情况。要么是发假标自融,要么就是庞氏骗局或集资诈骗。从近两个月被立案的平台情况来看,大部分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样的罪名,少部分是“集资诈骗”罪。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平台一般是自融、发假标、设资金池,钱流入了自己或者关联企业的腰包,不过平台是有给投资人兑付本息的意愿的。

而“集资诈骗”的性质就比较严重了,平台募集的资金要么是自身挥霍掉了,要么就是从事了违法犯罪活动。平台根本没有返还本息的意愿,一开始就是打算圈钱跑路,而被立案的话,不是没来得及跑,就是没圈够足够的钱了。

一般来说,平台被立案侦查后,平台资金、资产、企业账户等会被立即冻结,相关人员会被逮捕调查,之后的一两年内警方会进行平台资产、债权债务的清查,最终投资人能追回多少钱,就看警方能清查到多少了。

从过往经验来看,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平台,最终能追回资金的比例在5到6成,而涉嫌集资诈骗的,追回来的比例要更低一些。总之,本金全部追回来的希望渺茫。

对比主动清盘和被立案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台被迫或者主动清盘,声称能给投资人兑付100%的本金,但最终兑付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而被立案基本就没可能追回全部本金了,但可以确定的是,不会像某些套路清盘一样,一分钱也拿不到,最终追回一半以上本金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

对于踩雷的投资人,如果碰到的是被立案侦查的平台,先报案登记,然后耐心等官方消息吧;对于清盘的平台,就要看平台给的兑付方案是否靠谱,平台的实际情况是否支持完成兑付,如果兑付方案中前期兑付比例较高,可以等着清偿。如果不靠谱的话,还不如立刻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