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原来是为了纪念张仲景舍药

冬至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吃饺子了,从古代的时候就有这个习俗,一时延续到现在。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冬至为什么吃饺子,一起来看看吧!

水饺又叫饺饵,吃水饺是为了祛病驱寒,在严冬里不冻耳朵,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

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虽说是一如既往的习俗,但也是有讲究的,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说,建议大家要“健康过冬至,饺子变花样”,很多人拘泥于“猪肉大葱、羊肉胡萝卜”等馅料的传统水饺。

但是这种水饺相对而言食材还是比较单调,建议大家可以多用一些其他的新鲜食材,既达到了味道的鲜美,又促进了食物多样以及营养均衡,是明智之选。

冬至吃饺子,必须得早上吃,至少吃两个,意思从早开始,保护两只耳朵不被冻掉,但若早上实在来不及包饺子,也不要紧,那就中午吃,都没有关系的,只是古时候传下来,要早上才能吃。

冬至的饺子馅也有讲究,最常用的是羊肉馅,除了因为羊肉性热,有助御寒,也取其谐音,表示发洋财,即为“洋财饺”。有人喜欢吃芹菜馅,意思多发财,为“勤财饺”,有人喜欢吃韭菜馅,意思一直发财,为“久财饺”。

不过,现如今饺子已经成为大街小巷最常见的吃食了,想吃饺子,不仅可以去店里买,还可以买材料回来自己做,经过自己动手赋予劳动情感的饺子,吃起来味道都要更美味一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