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不重用韩信 原来两者都有原因

项羽的才能不可否认,韩信的才能有很过人。可韩信却自始至终没得到项羽的重用,其实两人都有原因。也只能说两人性格不合适吧,项羽也没把韩信放在眼里.

韩信在汉拜为上将军时可谓声势浩大,刘邦筑起点将台来迎接,从这点来看韩信有着强烈的虚荣心。那么他在项羽面前自荐的时候肯定会觉得自己本事大,说些让项羽感到不痛快的话,结果自荐不成功。

两人的军事策略也有不同差异,项羽讲究战争主动,控制全局。而韩信讲究诱,诈来获得主动权。项羽的性格又有些多疑,也许早就看出了韩信有着强烈的列土封王的心理,不想重用这种贪图列土封王的野心家。

再加上韩信出身低微,和项羽出身贵族来比较相差甚远!项羽在巨鹿之战表现出来的军事才华没有一点比韩信差,智谋策略远在韩信之上。

而且项羽身边没有能识人的伯乐。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争夺天下有勇有谋方可的天下,项羽的英勇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但是他不会识人不会用人,自大无比,不听忠言,导致人才大把大把的流失,这也是他最后败给刘邦的缘故。

放着韩信这样的旷世奇才没人能慧眼识英雄,一直不得重用,是对人才何等的不尊重,所以众人纷纷反叛,离开了项羽。

项羽不善于留住人才,项羽身边也没有伯乐识得韩信这个千里马,总会有人识得,这个是就是萧何和夏侯婴。正是因为这两个的举荐,韩信才得到了刘邦的重用。

韩信还过是白丁的时候,家境贫困,淮阴地区就有一个屠夫想要羞辱他,彰显自己的本事。之后就成了我们常谈的饭后谈资,其实胯下之辱,对韩信来说意义重大,后人对其的说法也是各不相同。

假如是明事理的人,在看到屠夫的话说出口之后,就已经是在侮辱韩信,不管韩信采取何种措施,屠夫的本意已经做到。并且钻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用来加深对韩信的羞辱。

韩信钻过胯下之后,其实是把这个羞辱实体化。并让那些找事的无赖牙口无言,找不到何种借口来羞辱韩信,韩信此举真是神来之笔,并且把旁观的同情心激发出。

假如无赖还要愈加羞辱,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比较自找倒霉。

而且韩信的性格特点自信肯定也是其中之一。他先后在两个楚汉效力,但都得不到重用,逃了两次,结果是被萧何所追回来,才得到了刘邦的重用。

如果不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就会随遇而安,主子没有重用自己,也无所谓,只要在乱世中存活下来,也就可以。但正是对自我能力的强大自信,他觉得自己能够担当此重任,才会有怀才不遇之感。

但是自信过头,那就自负,韩信曾说过:“生乃与樊哙等为伍。”他是非常看不起樊哙等人,觉得他们是有勇无谋,跟自己没法比,才导致众臣对他的偏执,到死也没有替他求过一次情。